以強大執行力將“馬克思主義變成行動”
2021年10月30日14:05 來源:光明日報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視域中,講政治從來不是抽象玄虛的,而是具體實在的,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體現在政治能力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執行力”。政治執行力也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深刻思考的話題。列寧在《同威廉·波爾的談話》一文中曾指出:“對一個共產黨人來說,真正的檢驗就是看他是否懂得應該怎樣、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候將他的馬克思主義變成行動。”重溫這些經典論述,對我們在新時代深入理解和有效提高政治執行力具有重要價值。
政治執行力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的最終體現
1920年10月6日,列寧會見了英國共產黨黨員威廉·波爾,并就英國共產黨的策略問題同他進行了談話。這時的英國共產黨創立僅3月有余,在政治上主張“左傾”觀點和路線,反對共產黨加入工黨和參與議會、工會工作。列寧認為,這種缺乏政治經驗和政治不成熟的做法,必然會給當時的英國共產主義運動帶來巨大損失。
列寧指出,“我們的理論觀點是用來指導我們進行革命活動的”,所以“戰斗活動的場所是檢驗我們理論觀點的最好地方”。這點明了當時英國共產黨的癥結所在:理論與實踐脫節斷裂。在他看來,對于暫處劣勢的英國共產黨而言,唯有在政策和策略的考量下訴諸實際行動,才能充分爭取自身在政治上的主動。這也意味著,只有充分參與議會活動,并積極利用即將舉行的選舉進行鼓動,廣泛宣傳資本主義與議會制度的不可救藥,才能“加速議會制度的破產和讓群眾看清議會制度的騙人主張”;只有正式承擔幫助工黨獲勝的責任,并讓其有機會在控制議會中見證這種治理方法解決不了社會面臨的各種迫切問題,才能“幫助工黨暴露出它本身是不可靠的”;只有積極涉足工會的日常工作,不斷與“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和“車間代表委員會”建立最密切的聯系,在爭取工人群眾中逐漸將反動工會改造為名副其實的工人組織,才能真正消除“由工人運動內部的機會主義派別活動家來維護資產階級”的怪相。
在此基礎上,列寧給出了衡量共產黨人的真正標準——“看他是否懂得應該怎樣、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候將他的馬克思主義變成行動”。歷史也證明,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所以能夠在歷史博弈中勝出,就在于它是唯一“真正按社會主義精神行動的階級”,就在于它是用行動而不是用空話來兌現承諾和贏得人民,就在于其自身強大的政治執行力所內含的知行合一特質。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我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不僅要看我們是怎么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么做的”。
政治執行力的提升基于科學綱領與實際行動的有機統一
政治執行力的核心是將馬克思主義變成行動,這離不開科學綱領與實際行動的統一。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綱領與行動的關系,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有過深刻闡發。他主張,既要看到那些空談綱領、忽視實際運動的錯誤;也要看到原則性綱領標志著“在全世界面前樹立起可供人們用來衡量黨的運動水平的里程碑”。不論是科學綱領上的“貧困”,還是實際行動中的“匱乏”,都將導致黨組織和黨員政治執行力的下降乃至喪失。
一方面,如果行動不以科學綱領為指導,那只能是各種機會主義的盲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前,自發性的工人運動雖已爆發,但無產者尚不能以自為階級面貌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產生后,國際工人運動仍受到各種錯誤思潮侵襲,無論是蒲魯東主義對“不需要國家、制度、政黨和社會組織的小生產者的社會”的向往,還是反對政治斗爭、鼓吹“無政府狀態”的巴枯寧主義,都羈絆了工人階級進行政治革命與經濟解放的步伐。直至馬克思主義真正被工人階級確立為行動指南后,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進行世界上第一次無產階級專政嘗試,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真理力量與實踐偉力在結合中不斷催生“偉大歷史變遷的行動”。
另一方面,如果綱領脫離實際行動,那么半點馬克思主義也不會存在。列寧在《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中直言不諱地指出,“破產了的第二國際的一個最大的和致命的錯誤就在于,人們言行不符,昧著良心提倡虛偽和講革命空話”,“在革命中,群眾向居于領導地位的政黨要求的是行動,而不是言論,是斗爭的勝利,而不是空談”。為此,他寄希望于能夠在俄國鍛造出一個全新的政黨,能夠徹底克服“理論、原則、綱領同實踐脫節”和“過分埋頭于理論而同直接的行動脫離”這個“俄國人最大的毛病”,能夠把理論當作“論證所采取的行動”,善于學會“用行動來回答問題”,真正懂得“力量應當用行動而不是用言論來證明”。
總的來說,鑄就強大政治執行力,就要實現科學綱領與實際行動的有機統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動才能自覺持久;只有行動上落實了,對道理的領悟才能更深入”。
在崇尚實干與狠抓落實中鍛造強大政治執行力
強大的政治執行力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并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光輝成就的秘訣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貫徹黨中央精神體現到謀劃重大戰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經常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并告誡“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在崇尚實干與狠抓落實中鍛造強大政治執行力,將馬克思主義變成行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忠實踐行“兩個維護”。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詞典里,“實干”從來就是有組織的統一行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戰爭年代,黨中央和毛主席用電臺指揮全黨全軍,‘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組織優勢集中體現在對“兩個維護”的忠實踐行上。具體講,就是既要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又要做到“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唯有做到不掉隊、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黨中央精神貫徹落實,才能將黨的奮斗目標轉化為生動的政治實踐。
把實事求是貫徹到工作全過程。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什么時候堅持實事求是,黨就能夠形成符合客觀實際、體現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意愿的路線方針政策,事業就能不斷取得勝利;反之,就會受到損失甚至嚴重挫折。進入新時代,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必須從實際出發,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把事物的內部和外部聯系弄明白,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符合群眾要求的辦法來。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要善于把上級決策部署創造性地與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從而讓實事求是的要求在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各個單位轉化為符合規律且實實在在的行動。
樹立系統思維方法。科學系統思維方法,注重整體的“合力”,而不是局部一城一隅的“得失”。樹立科學系統的思維方法,就要善于胸懷“國之大者”,考慮和審視自身正在做的事情。黨員領導干部每做一件事情、落實一項政策,都要習慣于在“國之大者”下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政治邏輯,經常從自身正在做的事中深入思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正確處理紛繁復雜關系中的“大道理”與“小道理”,從而調動和激發內在政治主動,并不斷外化為實干落實的動力。(作者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