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金融業有力支撐全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2024年11月29日09:22 來源:新華日報
11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于全省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2.44萬億元、居全國第一,法人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約14.3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約10%,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處于0.74%的全國較低水平,金融業有力支撐我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今年以來,全省金融要素供給合理充裕。信貸和債券融資方面,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本外幣貸款2.24萬億元、居全國第一,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19.8%、26%、28.1%,非金融企業發行債券約1.32萬億元。股權融資方面,全省新增境內上市公司14家、首發融資額87.58億元;至10月末,全省科創板上市公司共11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46家,均居全國第一;全國落地我省的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數量超6200只、規模超1.6萬億元。
江蘇金融改革創新呈現諸多亮點。今年,新組建的省委金融辦在全國率先掛牌運作。省政府組建總規模500億元的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正在推進首批14只產業專項基金落地。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深化,江蘇農商聯合銀行啟動籌建。南京科創金改試驗區建設成效顯現,全市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第63位、創歷史新高,位列中國城市科創金融指數綜合景氣度第5位。昆山金改試驗區獲批建設以來,已累計落地71項創新成果,其中30項為全國或全省首創,5項資本項目外匯業務創新試點已累計落地業務金額163.8億美元。
我省金融組織體系日趨完善。截至目前,全省法人金融企業中,共有銀行機構144家、證券公司6家、期貨公司9家、保險公司6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家、非銀金融機構27家、地方金融組織1548家。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不斷完善,1-10月我省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備案規模1506億元、居全國第一。銀企對接、征信促融等數字化基礎服務平臺效能顯著,至10月末,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累計幫助43.88萬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成功獲批授信4.8萬億元,省級征信服務平臺累計幫助7.5萬戶企業獲得征信支持類融資7168億元。
金融風險防控措施方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建立地方金融工作協調機制,構建一體化風險防控處置體系,完善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機制,建立具有硬約束的早期糾正機制、地方金融與司法協同治理機制,穩妥有序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嚴防新增高風險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