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文化創新創造上探索新經驗展現新作為 ——四論貫徹落實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
2023年11月27日09:26 來源:新華日報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遵循“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守牢旗幟、把牢方向中推動制度創新、實踐創新。
江蘇這片土地上,從言子南傳孔子儒學到以劉向、劉歆為代表的古文經學,從江左玄學到茅山道派,從泰州學派、亭林學派到吳派經學、揚州學派直至近代“新學”,文化之光一直耀眼而獨特,文脈的傳承和創新綿延而不絕。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有基礎、有責任、有能力在文化創新創造上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文化創新創造,要把保護與傳承作為前提,這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要深入實施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積極構建江蘇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加強文物古跡保護研究利用,推動非遺保護傳承,更好地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保護好、傳下去。特別是長江和大運河是江蘇的文化坐標軸,要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運用到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上,不搞過度開發和破壞性建設,更加注重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的挖掘闡釋,助力古老的長江、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推動文化創新創造,要把弘揚與創新作為關鍵,這樣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要健全文藝產品創作生產的組織引導機制,提高江蘇文藝原創能力,深入實施“代表性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創作計劃,深化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著力在文學、美術、舞臺藝術、網絡文學、主題出版、影視制作等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傳世之作。要繼續做好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尊重藝術規律,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讓江蘇豐厚的文化資源綻放新的時代之光。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文化創新創造的重要落腳點。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既建好“硬件”又提升“軟件”,不斷提高文化惠民精準度和服務效能。要著力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做大做強龍頭型企業,培育新業態新賽道領軍型企業,大力發展多元融合、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的文旅新業態,不斷提高江蘇文化競爭力。
江蘇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要努力在文化強國建設中搶占發展先機、贏得發展優勢。要勇于率先爭先,在文藝精品創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領域推出一批標志性、引領性成果,始終成為文化建設的排頭兵、先行軍。要大力創新創優,推出一批“現象級”文化作品,培育一批“旗艦級”文化企業,聚集一批“大師級”文化人才,打造出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經典之作、產業集群、文化標識,形成“群峰聳立、百花競秀”的生動局面,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努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江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