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七日談 | 惟實勵新爭朝夕
2023年11月20日18:13 來源:我蘇客戶端
萬物始藏,四時已暮。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江蘇大地卻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熱潮,全省上下凝識聚勢、惟實勵新,在各自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無限希望正孕育勃發。
同氣連枝一家親
賡續文脈繪新篇
同氣連枝,血濃于水。本周,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周年年會在南京開幕,約800位兩岸各界嘉賓相聚長江之畔,跨越海峽面對面對話交流、思想碰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希望峰會廣泛團結兩岸企業界、工商界,為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增進同胞福祉、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的貢獻。
兩岸一家親。作為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兩岸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截至2022年底,江蘇累計批準臺資項目超3萬個,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超6600個,協議利用臺資超過2000億美元,實際到賬臺資超870億美元,吸引利用臺資連續19年位居大陸前列。江蘇也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致力打造臺商臺胞“第二故鄉”。正如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開幕式上致辭時所說,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中華民族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一次新的再出發。作為兩岸企業家峰會發源地和大陸年會永久舉辦地,江蘇有信心、有決心在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中走在前列。
我蘇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的“會客單”上,有許多來自臺灣的客人,其中既有初訪者,也有老朋友。他們的到來,向外界釋放出看好江蘇、加碼江蘇的強烈信號。你來我往之間,大家共謀深化合作的方向和領域,也為蘇臺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周,一場關于“文化”的會議同樣值得關注。11月17日,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傳達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議精神,聽取了我省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編制進展情況匯報。
長江與大運河都是古往今來的國家大動脈,二者在江蘇境內的揚州、鎮江一帶十字交匯,千百年來都是關系經濟繁榮、南北暢通的重要節點。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再次強調:“江蘇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多次實地調研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足見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此的高度重視。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大舉措;從江蘇來看,長江與運河滋養了江蘇的千年文脈,高水平參與長江、大運河兩大文化公園建設,既是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的應有之義,也能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加力沖刺四季度
加勁一起拼經濟
江蘇外貿進出口在上月實現“轉正”,同比增長5.4%;前10月江蘇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開行數及貨值雙雙增長……最新公布的一組經濟數據,再次印證了江蘇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容不得絲毫放松懈怠,本周,全省上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沖刺四季度,全力拼經濟。
沖刺之際,11月13日,省政府召開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議,分析1—10月全省經濟運行走勢,指出四季度經濟在全年分量重,經濟大市要主動扛責、勇挑重擔,其他市要增強動能、加壓奮進,齊心協力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力爭取得更好結果,努力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立當下,大家各顯神通,既“走出去”又“引進來”。11月15日,第十七屆臺商論壇在淮安開幕。65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693.8億元,其中不乏落地江蘇的大項目、好項目。11月16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陜西西安開幕。借絲路東風,江蘇與兄弟省份攜手發展,當天中午,就“一口氣”落實合作項目42個,涵蓋工業、農業、商貿等方面,協議金額創歷史新高。當然,各地也鉚足勁兒揚自身之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能。南京舉行江蘇(南京)—香港經貿交流對接活動,近40家兩地企業現場深入交流,尋求合作機遇;蘇州太倉舉辦化合物半導體先進技術及應用大會,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和科研院所落戶;無錫梁溪區舉行10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引資達380億元……抓項目、拼經濟,全省各地的沖刺氛圍感拉滿!
謀未來,江蘇經濟發展的前瞻布局正在提速。本周,“未來產業”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熱門詞。發展未來產業,是搶抓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構建競爭新優勢、下好發展先手棋的重要舉措。11月17日,江蘇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亮出未來產業“計劃書”。立足江蘇科技、人才、制造業等優勢提出的“10+X”未來產業體系,讓人充滿期待。針對未來產業風險大、投入大、周期長等特點,江蘇創新推出的容錯機制,無疑讓更多奮斗者放下包袱,擼起袖子加油干。
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人才加持,這一周,泰州面向產業發展所需緊缺人才廣發“邀請函”,共吸引391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南通組織100多家用人單位走進高校,5000個在通就業崗位,邀請廣大青年留在南通,成為城市發展“合伙人”。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力。我們相信,火熱的沖刺奔跑中,江蘇一定能完成全年目標,爭取更好結果。
錨定高品質生活
織繪民生幸福網
本周,江蘇召開推進實施《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動方案》調度會,強調統籌推進民生保障和基層治理工作,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工作部署有條不紊,火熱實踐有力有序。
這一周,新一輪根治欠薪行動已經開始。臨近年底,為了讓農民工安"薪"過年,江蘇將于2024年春節前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多部門協同發力,壓緊壓實屬地政府責任及行業部門監管責任,集中排查化解欠薪風險隱患;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對欠薪舉報投訴,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依法分類處置,快速化解問題,所有查實的欠薪案件須在2024年春節前全部辦結。若您遇到欠薪問題,可前往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或撥打12333電話舉報投訴,也可撥打江蘇臺熱線電話025-83195110,我蘇將持續關注。
這一周,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熱力持續。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江蘇43家優秀文化企業參會,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文化科技融合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的新成果;江蘇電影市場表現亮眼,截至11月13日,產出票房超47.18億元,助力全國票房在疫情后再次重返500億元高位;全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張家港舉行,數據顯示,全省體育場地共計31.79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4.03平方米,未來江蘇還將繼續因地制宜新建、改建體育場地設施,提升全民健身活躍度,讓體育運動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新風尚。
這一周,生態優化帶來的"精靈"點亮生活。隨著北方氣溫驟降,江蘇沿海灘涂、生態公園里迎來了大批遷徙候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勺嘴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鳥兒們時而悠閑覓食、時而展翅翱翔,給江蘇的初冬增添了生機與活力;這個季節還是觀賞江豚的最佳時節,本周,長江兩側的13個江豚觀測點,東起江北七里河創業河口,西至新濟洲,途經五馬渡、長江大橋、江心洲、魚嘴濕地等地,均有發現江豚活動的身影,不少市民朋友都有幸現場看到、拍到了這些長江里的"小可愛"!
秋收方入廩,冬種又相催。讓我們以實干之姿奮進,繼續在忙碌中出彩,在奮斗中收獲,拼出一個“全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