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政務 / 正文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南京都市圈被賦予“探索形成跨省級行政區區域治理新模式”重要任務

        2021年04月20日14:12   來源:南京日報

          從最早啟動建設的跨省都市圈,到首個由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的都市圈發展規劃,南京都市圈一“出世”便與眾不同、引人關注。

          剛剛全文公布的《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要求,“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同城化發展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發展機制為突破口”“形成跨省級行政區區域治理新模式,為我國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跨省”是南京都市圈的鮮明特征,探索跨省同城化發展是國家賦予的重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一任務,都市圈城市進行了長期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離“提供示范”,還需要再爬上幾道坡。

          爬上基礎設施高水平互聯互通之坡

          本月已洞通,6月將軌通。南京都市圈首條跨市軌道交通線——寧句城際,正在倒排時間表,力爭年內通車。與此同時,寧揚城際、寧滁城際南京段、寧馬城際,今年2月份進行了首次環評公示,正在加快推進。

          山水相連、毗鄰而居的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深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一直堅持優化提升、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互聯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協同的基礎設施體系,增強一體化發展的支撐保障。

          如今,南京祿口機場已經進入T1、T2雙航站樓時代,區域空中門戶四通八達,蘇皖兩地已建立異地城市候機樓35個;鐵路南京北站樞紐配套工程已經開工,南京北站將成為北沿江高鐵、寧淮城際以及寧蕪等客車的共用站房,進一步溝通包括都市圈城市在內的重要城市間聯系。

          面向未來,《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共同打造數字智慧都市圈,共建能源資源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共同打造“暢達都市圈”。

          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方面,將強化交通網絡和樞紐建設,加強鐵路、公路、航道統籌規劃建設,形成以南京為中心,以沿江、滬寧—寧合、寧蚌—寧杭、寧淮—寧宣等通道為射線的綜合交通網絡;依托淮揚鎮宣、合蚌淮鹽、合蕪宣杭等通道,形成都市圈外環。同時,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共建便捷通達公路網絡,共建江河海聯動航運中心,協同打造現代化機場群,確保城際“斷頭路”全面消除、省際航道更加暢通、都市圈軌道交通基本成網,南京與各城市之間實現1小時通達。

          共同打造數字智慧都市圈方面,將加快建設高速泛在信息網絡,加速5G網絡建設應用,大力發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專業化服務,共保都市圈網絡安全。

          共建能源資源安全保障體系方面,都市圈成員城市還將統籌能源供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跨區域重大水利設施建設,共建區域災害監測預警、聯防聯控和應急調度系統。

          爬上產業創新高水平融合協同之坡

          從南京地鐵3號線林場站下車,駕車11公里,僅需1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安徽省滁州市汊河鎮。

          與汊河一河之隔的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距離當地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距離更近、聯系也更緊密。入駐園區的企業,與浦鎮車輛公司形成了穩固的產業鏈條。南京的創新技術、龍頭企業牽引,滁州的上下游配套,讓兩地的產業創新實現融合協同發展。

          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都市圈城市間發生。如今,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已與揚州市、馬鞍山市科技部門和產業園區對接簽訂合作協議,設立研發機構;南京市與鎮江市簽署《共建G312產業創新走廊框架協議》;寧淮南北共建園區加快推進,兩市簽約多批產業科技合作項目……

          先有合作基礎、市場空間,后有頂層規劃、引導示范;先是自行發展、主動探索,后有國家定位、兩省共建。這是市場的力量,也是城市發展的規律。

          面向新五年,《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不斷增強南京科學研究能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南京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名城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區域研究—研發—應用創新鏈,共建都市圈協同創新平臺和產業創新中心,優化都市圈創新創業生態強化協同創新引領作用,推動區域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一批具有國際高端引領性的超千億、萬億級地標性特色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

          與此同時,深入實施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化開放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塑造開放新優勢,在更大范圍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共同打造“開放都市圈”。

          爬上生態環境高水平共保聯治之坡

          同飲一江水,共享一片天。

          近年來,都市圈城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建立“石臼湖共治聯管水質改善工作機制”,與鎮江、常州等市簽署流域橫向生態保護合作及跨界水環境區域補償協議,共同簽訂《南京都市圈環境安全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

          根據《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未來各城市將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同加強生態保護,協同推動環境治理,切實提升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綠色都市圈。

          都市圈城市將共同加強生態保護,共建“一帶三片”區域生態格局,“一帶”即打造長江生態保護帶,“三片”即東北部水網、西部江淮丘陵、南部江南丘陵三片生態保護區域。同時,共同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推進跨界水環境協同治理、統籌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共育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持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水平提高,重點在共保聯治,難點也在共保聯治。根據規劃,都市圈城市將完善跨區域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監測數據集成共享機制,推進環境質量監測預報預警合作,建立臨界市區縣級生態環境協作和跨省聯防聯控機制,推進信息共享、環保標準協調和聯合監管懲戒。同時,健全環境風險協同應對機制,健全生態補償和環境損害賠償機制,促進區域生態網絡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成效顯現,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區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以上。

          實現跨省同城化發展,還要爬上公共服務高水平便利共享之坡,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穩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爬上體制機制高水平改革創新之坡,多層次多領域協商合作機制更加健全,營商環境大幅提高,協同創新、園區共建、產業分工協作、生態補償和環境損害賠償、重大自然災害防御、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協調機制更加完善。

          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南京都市圈新一輪發展的大幕已經開啟。爬過這幾道坡——

          到2025年,都市圈城市人均GDP將超過15萬元,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總體消除,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更加完善,同城化建設水平全國領先。

          到2035年,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大幅躍升,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資源配置中心的樞紐作用更加凸顯,同城化機制更加健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健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王健

        西楚網新媒體矩陣

        • 頭條號
        • 鳳凰號
        • 百家號
        • 企鵝號
        • 網易號
        • 大魚號
        • 搜狐號
        • 一點資訊
        • 快傳號

        南京厚建軟件 LivCMS 內容管理系統http://www.hogesoft.com 授權用戶:http://www.www-822834.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欧美黄色免费看| 国产嗯嗯叫视频|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干| 中国老人倣爱视频| 日本暖暖视频在线|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91视频app污| 大学生美女毛片免费视频| 三级理论在线播放大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香蕉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毛利兰的胸被狂揉扒开吃奶|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免费看| 女人十八黄毛片| 《溢出》by沈糯在线阅读|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东北老妇露脸xxxxx|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韩日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免费的|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