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市深入實施“三鄉工程”,率先對農村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進行探索試驗,通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和政策引導,激活“人、錢、地”關鍵發展要素,走出了一條具有徐州特色的城鄉互補、工農互促、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據徐州市農業農村局政策和法規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三鄉工程”已成為全市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2020年度,通過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徐州市引進了1家農業院士工作站和8個產業研究院,沛縣敬安鎮辣椒制種院士工作站、新沂市水蜜桃博士后產業研究院等科研項目紛紛落戶徐州;新建25個農業產學研基地;吸引大專以上高學歷人才下鄉領辦項目63個,投資金額達24.7億元;推動專業技術人員下鄉3247人,為城鄉融合激活了發展新動能。
徐州市鼓勵引導“三鄉工程”主體與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結對子”。銅山區漢王鎮整理農村空閑農房264棟,打造“玉帶水街”創業長廊,直接增加農民租賃收入2萬元/戶。沛縣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沛城街道鹿灣社區18.88畝建設用地以944萬元價格成功交地發證,其中169萬元用于鹿灣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困難群眾社會救助等方面。
以實施“三鄉工程”為切入點,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三鄉工程”實訓基地39個,每年培育農村土專家和農村經紀人各200人。同時,全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萬人次,使現代農業迸發產業新活力。結合村支兩委換屆契機,全市推動1698名“三鄉工程”人員進入村支部班子、2168人進入村委會班子,建立村干部后備人才庫3681人,讓鄉村善治煥發文明新氣象。
實施“三鄉工程”后,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特色產業等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新沂市棋盤鎮盤活廢棄的18戶宅基地,投資開發宋莊民宿旅游度假村,長年失修的老宅經改造、重建,華麗變身為精品民宿,不僅保護、改造、開發和提升了原有的生態環境,而且新增了更多的生態景點。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度市縣兩級相繼出臺82項激勵政策,設立專項資金1.7億元,發放“三鄉工程助力貸”貸款6757萬元,招商引資項目712個、招引各類社會資本366.28億元投入農村,吸引人才下鄉3624人,鼓勵能人返鄉創業2568人,帶動農民就業人數超9.7萬人,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和內生動力,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農業生產更綠色高效,鄉村環境更美麗宜居。
據悉,2021年,徐州市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有發展、三年見成效”的目標,創新舉措、持續發力,推動“三鄉工程”邁上新臺階,努力走出一條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全面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的“徐州路徑”。
統籌謀劃三鄉工程“1+N”戰略性布局,即堅持把“三鄉工程”作為全市實施鄉村振興主抓手,統籌抓好與“企村聯建”、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房改善、美麗鄉村建設、“11841”經營體系等當前“三農”重點工作有機銜接。統籌推進全市農業農村“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三鄉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把項目建設作為“三鄉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進。
著力構建三鄉工程“3個1”高質量平臺,即市級打造1個“三鄉工程網”平臺,并推送到每一個村、更多的企業和科研院所,提高知曉率、使用率,深挖合作潛力;縣級打造1個相互學習的交流平臺,建立健全平臺工作制度和管理機制,定期舉辦相關活動,創建“三鄉工程”服務品牌;鎮級打造1個創新創業園區平臺,吸引各類企業入駐。
全面深化農村“3+3”綜合性改革,一方面持續深化農村“三塊地”制度改革,做好承包地改革、宅基地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做法,切實把土地資源盤活好利用好。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三個保障”,做好土地保障、金融保障、兜底保障工作,破除制約“三鄉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