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人們的消費、衛生、出行、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變化。2021江蘇兩會上,這也成為很多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
構建良性發展環境 直播帶貨亟待法律“攙扶”
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呈井噴式發展,江省政協委員、徐州市政府外事辦主任金云女表示,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約定“直播帶貨”過程中不同利益主體行為,各執法部門間監管責任邊界仍不清晰,消費者受損后的維權難上加難。她建議市場監管、商務、消協等相關部門要加強研究,活用現有《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既有條款,也要制定出臺專門法規制度,加強電商及社交平臺監管,明確平臺企業主體責任,同時也要建立行業協會引導主播學習業務知識增強能力素質,倡導誠實守信從業規范,增強帶貨公信力和吸引力,共建良性健康發展環境。
建立健康教育補償機制 引進復合型醫務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全民健康意識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缺乏。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癥醫療隊隊長劉云認為,普及科學防疫知識、提升日常健康維護的專業水平迫在眉睫。劉云在調研中發現,江蘇從事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人員比例不高,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雖位列全國領先,但仍有提升空間。
劉云建議加大健康促進教育,建立健康教育補償機制,以多種靈活的用人機制培養和引進互聯網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等熟悉醫療、公共衛生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鼓勵醫務人員參與健康教育工作,在各類學會中設立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者歸屬感。
出行“智慧化” 縮短航空旅客“待機”時間
疫情影響了民航業,市場恢復仍舊緩慢?!拔医ㄗh加大資源投入整合力度,為構建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省政協委員、東航江蘇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侯建軍希望出臺促進民航業復蘇和發展的政策,同時加大對民航基礎設施投入,利用好建設周期為民航復蘇蓄能。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客的智慧化出行也有提升空間。侯建軍希望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無接觸服務,這方面機場可以與航空企業利用技術手段推出相關服務,確保旅客無縫對接、快速通檢,做好防疫消毒、隔離檢疫的同時,縮短航空出行旅客在機場等待時間,提升旅客通行效率和航空出行體驗。
網課是創新 但也需逐步回歸“現實”
教育是千家萬戶都掛心的事。在線網絡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突破了現實時空的約束。受疫情影響,網課一度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江蘇省政協委員、民進會員、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袁林旺認為,網絡課程一方面具有靈活性、豐富性、資源共享、知識共建等優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千篇一律”的弊端,教師難以像在教室里授課一樣做到因材施教。對此,袁林旺建議,應當制定適應不同教育環境的網絡教學預案,構建網絡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整合機制。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線下課堂教學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節奏安排和把握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網絡課程應作為現實課堂的一個重要補充。
鼓勵小餐館轉型力求“小而精”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江蘇省政協委員、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主任沈永明表示,“特殊餐館”要“特殊管”。兼營餐飲的單位、小餐館、路邊店、餐飲攤販等“特殊餐館”,可考慮制定特別管理規定,對季節性強的經營主體可以考慮核發臨時許可證。同時,鼓勵因疫情影響導致經營情況較差的小餐館從多品種向單一品種轉變,集中現有條件加以改進,將單品種經營規范化,力求精致、精細化。
對近階段食品,尤其是冷鏈食品境外輸入出現的安全風險,沈永明表示,要讓食品來源全流程透明化,通過監管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包裝等“全流程追溯體系”,力爭從“源頭”到“餐桌”都有跡可循。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記者 郭蓓 苑青青 周永金 馮曉丹
編輯: 苑青青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