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政務 / 正文

        成功托舉“嫦娥五號”飛天的江蘇力量

        2020年12月23日09:20   來源:交匯點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23天后,返回器成功回收。在這成功的背后,有一群江蘇人,他們拼搏在“嫦娥飛天”的最前線,為探月工程奉獻青春熱血,為我國航天事業再立新功,一步一腳印地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

          徐州人李汶瀚:嫦娥五號任務的總管家

          “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我們期待未來執行載人登月任務!”來自徐州銅山的大小伙李汶瀚,在接受采訪時難掩喜悅。

          “我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承擔總調度員的工作,主要負責制定火箭測試計劃,協調各參加任務的單位,統籌各方力量資源,大家都叫我‘總管家’。”李汶瀚說。

          李汶瀚在指揮大廳

          發射任務中,李汶瀚上通下達,忙得不亦樂乎。每個系統的工作是什么,有何需求,測試進展到何環節,他都了如指掌,成功練就了“一口清”“問不倒”的本領。

          2012年入職文昌發射場,李汶瀚一直活躍在技術線上。從最開始的的發射場通信系統建設,到后來的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合練首飛,再到組織應用性發射,李汶瀚的身上一直保留著江蘇人的踏實、勤懇和睿智。“從半年前,我就跟著01指揮員著手準備任務。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要得益于前期的精細籌劃和精心準備。”李汶瀚說。

          李汶瀚的愛人曾春曉也是發射場的技術骨干,她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承擔火箭燃料化驗工作。他們這對航天伉儷,在文昌發射場上比翼雙飛,貢獻力量。

          鹽城人王亞:為火箭發射保駕護航

          今年33歲的王亞,來自鹽城亭湖區,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設備科科長,“發射場有測發、測控、通信、氣象、勤保五大系統。我的任務是確保每個系統的設備在發射任務中發揮好最好的技術狀態,為火箭發射保駕護航!”

          嫦娥五號任務中,他組織測試確認氣、電、液、通信等箭地接口百余處,保障液氫、液氧和航天煤油等火箭燃料千余噸,籌措設備備件及器材萬余件,識別梳理重難點工作數十個,是不折不扣的地面設備“大管家”。

          王亞工作中

          為確保塔上每臺套設備發射前的最終狀態設置正確,需要最后時刻再檢查復核,不容半點閃失。發射前30分鐘,王亞帶領設備保障隊伍,撤離101#塔架。火箭飛離發射塔后,他又作為第一批搶險隊伍,趕到塔架,對發射現場組織消防作業。

          在文昌發射場工作8年,王亞的身上仍然傳承著家鄉鹽城“勤勞堅韌、不屈不撓、尚智崇文、自強進取”的鹽文化精神。

          連云港人馮凱倫:為火箭加注燃料的指揮員

          來自連云港東海的90后馮凱倫,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液氫加注系統指揮員。

          “文昌發射場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氫、液氧和航天煤油。液氫的沸點是零下253℃,易燃易爆易揮發,危險性極強,對崗位操作手和指揮員的要求極高。”馮凱倫介紹說。

          馮凱倫在組織燃料加注

          火箭加注系統很龐大,指揮員需要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和抗壓能力,在面對突發緊急情況時,才能沉著冷靜,靈活處置。“嫦娥五號發射那天,我們巡查液氫儲罐、管路,檢查儀表狀態……足足熬了一個通宵。最后看到火箭順利入軌,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馮凱倫激動萬分。

          今年27歲的馮凱倫2016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第一年,他從事的是通信工作。為了挑戰自己,馮凱倫主動申請調整到一線液氫加注崗位,不斷刻苦鉆研,還帶領團隊解決了幾個技術問題。

          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馮凱倫因表現出色,榮立個人二等功。

          這次任務,愛人專門帶著3個月大的女兒,從江蘇東海來文昌看發射,目睹了馮凱倫的辛苦工作,愛人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航天人的家屬,我感到很自豪!”

          連云港人張書圣:傾聽火箭的每一次“呼吸”

          記者聯系到張書圣時,他正執行長征八號首飛任務。2016年7月,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來到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從事火箭發射跟蹤測量工作,目前已經參與了8次火箭發射任務。

          張書圣在指揮測量任務

          參加工作以來,面對龐大的測量系統 ,復雜的數據,箭上和地面數千臺套專用儀器設備,張書圣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技術資料,虛心向他人求教。短短3年時間,他就成長為發射場最年輕的的電測分系統指揮員。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他是測量系統的指揮員。白天奔赴指揮大廳、活動發射平臺、水平轉運廠房、垂直測試廠房等現場輾轉不停,晚上組織崗位人員開展回想和預想,對白天測試查漏補缺,對后續測試細致部署。崗位人員休息后,他還要梳理階段工作和重難點測試項目,擬制應急預案。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他終于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嫦娥五號任務。

          “如果說測試發射團隊是火箭的醫生,負責對火箭進行“全身檢查”,那么測量系統就是醫生手中的聽診器,成百上千的傳感器遍布火箭重要部段。我們是傾聽火箭呼吸的一群人。”張書圣說。

          擔任指揮員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還未退去,張書圣就已投身到后續任務中。

          泰州人蔣桂兵:長征五號火箭的“快遞員”

          今年剛來到文昌發射場的95后蔣桂兵,是泰州興化人,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擔任特裝車系統指揮員。

          蔣桂兵在檢查特裝車況

          他作為一名新人,圓滿完成了火箭和衛星的接運、液氫燃料的轉運、衛星燃料的拉運等工作,期間安全出車百余次。2014年,蔣桂兵從興化中學考上大學,畢業后來到文昌發射場工作。第一次接觸到特裝車,他對崗位工作十分陌生,但是他積極學習、刻苦鉆研,每次出任務都堅持現場指揮,每次維修保養都堅持親自上手。

          從車輛操作到維護保養,從任務指揮到制定規程,通過不斷實踐,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掌握了特裝車系統十余種特種車輛的操作規程和指揮流程,成功完成了“嫦娥五號”任務的車勤保障工作。作為一名新人,能夠參與到這么大的國家工程任務,蔣桂兵很是激動,他帶領團隊執行任務的颯爽形象在電視上播出后,遠在家鄉的父母也為他感到自豪。“國家航天事業的需要,家人的驕傲和支持,就是我工作的動力!”蔣桂兵高興地說。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除了這5位優秀的代表,還有幾十位來自江蘇各地市的優秀兒女,他們在一線重要崗位默默無聞地工作,接力式樣地為國家航天事業貢獻江蘇智慧。

          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通訊員 呂道凱

        總共: 1頁   
        作者:王夢然 通訊員 呂道凱

        西楚網新媒體矩陣

        • 頭條號
        • 鳳凰號
        • 百家號
        • 企鵝號
        • 網易號
        • 大魚號
        • 搜狐號
        • 一點資訊
        • 快傳號

        南京厚建軟件 LivCMS 內容管理系統http://www.hogesoft.com 授權用戶:http://www.www-822834.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95免费观看体验区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69|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午夜性春猛交|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男高中生大粗吊gvlive|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在线小视频国产| 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性中国videossex古装片| 久久久99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免费| 欧美一级www|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毛片在线看免费版|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爱爱免费视频| 免费澳门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吃奶摸下激烈视频无遮挡 | 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九九九国产视频| 明星ai人脸替换造梦在线播放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免费看| 欧美性色19p|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