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于2005年,位于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東北部,瀕臨南黃海,依托黃金岸線,現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省級經濟開發區。2020年,南通市提出以“大通州灣”思維謀劃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洋口港被納入“大灣區”。11月14日下午,“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走進洋口港,探尋這里的發展“密碼”。
洋口港陽光島? 徐兢攝
“最開始,這里(如東)只是一片小漁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以中科院院士王穎為代表的海洋專家們在研究時發現,這里有一條自然條件優越的天然深水航道。從2003年開始,圍繞這條深水航道,如東歷屆縣委縣政府和百姓們始終堅定建港目標,前赴后繼,克服資金籌措、項目儲備等重重困難,最終建成現在的如東洋口港。”如東縣委副書記、洋口港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陳雷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洋口港先天條件優越,擁有三條不同等級的深水航道,分別是陽光島兩側的7萬噸級和10-30萬噸級、東太陽沙島北側30萬噸級航道,可適合不同類型、不同噸位的船舶進行停靠。2014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洋口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開放岸線6000余米,海事、海關(國檢)、邊檢也已全部進駐港區。
“洋口港的優勢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區位+土地’優勢。”陳雷表示。
從區位上講,洋口港有“三靠”。一靠長江,運輸便捷,可溯江而上,帶來深遠的長江流域腹地;二是靠上海,洋口港與上海直線距離110公里,位于上海一個半小時經濟圈內,該地區擁有16個城市、10平方公里土地和7200萬人口,是世界上六大城市帶之一,為洋口港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城市群資源;三是靠市場,長三角是中國能源、石化的主要市場。
“這樣的區位不能說是唯一的,但加上我們獨有的土地資源優勢就不一樣了。洋口港2004年獲國家海洋局批復30平方公里海域使用權證,在長三角核心區域有這么大一塊工業用地,是很寶貴的資源,這個是洋口港最大的優勢。目前,我們已經招引了金光、桐昆等百億級項目,未來,還將承接更多的重特大項目,建設成為上海經濟輻射和承接產業轉移的價值洼地和投資高地。”陳雷表示。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統籌建設油氣基礎設施,編制實施長三角天然氣供應能力規劃,加快上海、江蘇如東、浙江溫州LNG接收站擴建等。為洋口港經濟開發區打造全國LNG接卸基地、儲備基地、供應基地和銷售中心提振了信心。
2020年,南通市提出以“大通州灣”思維謀劃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洋口港被納入“大灣區”。作為大通州灣開發建設的主力軍、先行區、主戰場,現在,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已形成兩大支柱產業,即LNG清潔能源產業和以石化及下游綠色新材料產業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同時利用洋口港豐富的土地資源,加快發展輕工造紙、冶金等特色產業,形成洋口港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