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絡的逐漸壯大,連云港市東海縣市場監管部門巧借“互聯網+”推進服務、監管、共治、維權和政務,逐步實現監管理念、機制的轉型升級,不斷推進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社會監督。
在學校食堂、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明廚亮灶”建設,先在后廚安裝攝像頭等視頻監控設備,采用透明隔斷或透明玻璃等模式,后在就餐區安裝電子顯示屏,展示后廚生產加工情況,讓切配間、烹飪間、配餐間等重點區域硬件條件和現場操作呈現在消費者視線內,切實增強餐飲服務單位自我管理意識,有效規范從業人員的操作行為。
“互聯網+食品快檢”,及時管控風險。
在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和學校食堂建設食品快檢室,配置電腦、網絡和綜合快檢箱等試驗儀器以及專職快檢人員,負責日常抽樣檢測和數據分析處理等工作。將快檢工作與監督抽檢、日常巡查等相結合,以日常消費量大、高風險的食品作為重點快檢對象,提高快檢的針對性和問題導向性。加強不合格食品的處置力度,對于快檢不合格的食品,再做進一步的抽樣檢驗核查。快檢數據自動采集、實時上傳,實現快檢工作信息化、數字化,大大提升執法效能和手段,為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互聯網+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優化,全面壓縮審批時間,為企業節省開辦時間,營業執照的辦理正大力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全程電子化登記。建立健全企業登記“零見面”工作機制,全程通過網上辦理企業設立登記,做到當日辦、及時辦。開通個體工商戶微信辦照功能,由“群眾跑腿”改為“數據跑腿”,個體商事登記申請辦理全過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登記,今年克服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全縣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率達到98.38%,新增企業6361家,全縣總戶數達到30278家,以實際行動為穩就業、增主體、促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
“互聯網+消費維權”,提升工作效能。
制定工作制度,對投訴舉報的辦理流程、時限要求、反饋上報、歸檔備查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堅持做到快受理、快調查、快解決、快反饋,確保消費糾紛及時發現、及時反應、及時辦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網絡強國、數字經濟的新藍圖。東海縣市場監管部門順應了互聯網蓬勃發展、數字經濟風起云涌的新形勢,通過“互聯網+”既保障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又為穩就業、增主體、促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