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市區向南驅車1小時,到達溧水區白馬鎮,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小鎮,靠著“綠色智慧”,如今盛名在外。11月13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活動采訪團來到南京溧水區白馬鎮,體驗一回科技范兒“種田”,當了次智慧“新農人”。
坐落白馬鎮的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
無土無陽光?蔬菜竟能茁壯成長!
在白馬鎮有塊神奇的“地”,不需要土壤、不需要陽光就能種出高品質蔬菜,它就是深能南京能源控股公司投建的“光伏+農業”智慧植物工廠,在這里,生菜、菠菜、冰菜、白梗等蔬菜在培育架上茁壯成長,層層疊翠、生機盎然。
植物工廠培養的蔬菜
沒有土壤怎么辦?營養液循環補給!深能南京的植物工廠采用水培種植,營養液精準控制,循環利用,節水凈化的同時,避免傳統農業中濫用化肥、農藥等問題。沒有陽光?這里自備智能“光效”,利用先進的LED燈技術,模擬自然光,并且可根據蔬菜生長情況調節光照,合理控制生長發育時間。不需土壤和陽光,植物工廠完全擺脫了蔬菜生產淡旺季的限制,可全年提供新鮮優質蔬菜。
植物工廠培養的蔬菜
“我們的蔬菜沒有污染物,它的生長周期比外界蔬菜縮短了20天。”深能南京技術部技術員許桂俊介紹,植物工廠潔凈的生長空間,阻隔蟲卵病害,種植全程不使用農藥,無重金屬殘留。這些高品質的蔬菜的口感一般用于沙拉制作,價格是市場上同類型蔬菜的3-5倍,主要銷往南京周邊高級超市和酒店。雖然價格偏高,但相比傳統方式種植的蔬菜,植物工廠的蔬菜省去了泥土清洗工序,蟲害爛葉大大減少,蔬菜利用率高達95%,“我們送過去100公斤蔬菜,至少有95公斤可以利用,遠高于一般蔬菜60-70%的利用率。”
記者了解到,深能南京1000平米的植物工廠每天蔬菜產量可達250公斤,年利潤100萬元以上,真正的科技為農業“插上”致富“翅膀”。
數字農場“云”調度 科技藍莓這樣“煉”成的!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溧水區開始引進藍莓種植,經過多年的探索,藍莓產業逐漸穩步發展壯大,成為江蘇省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之一。2019年,全區藍莓種植面積有13650畝,產量3281噸,產值7007萬元,而主要種植區就在白馬鎮。
黑莓藍莓高效種植示范園
數字農業云平臺
白馬鎮在保留傳統藍莓種植經驗的同時,近年來也不斷“嘗鮮”新科技。在白馬鎮黑莓藍莓高效種植示范園,大力探索數字農業,用信息技術助力現代農業發展。“我們這里主要是提供栽培技術,一方面由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理論指導;另一方面由中國移動和阿里巴巴為我們打造的數字農業云平臺,給我們提供一些科技化的高效率種植管理指導。”負責兩莓高效種植示范園的中植生態植物科學研究院執行董事俞小花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田間管理都是通過“數字農業云平臺”這個“最強大腦”進行監測,實時查看藍莓黑莓成長進度、施肥情況,提高了種植效率。
兩莓示范園VR培訓教室
優秀的技術也需要合格“小喇叭”宣傳推廣。示范園為了提高種植技術宣傳效果,還啟用了VR遠程授課平臺,著力打造兩莓示范園VR培訓教室,利用5G+VR技術,通過VR實景眼鏡遠程訪問培訓教室內容,實現學員遠程接受兩莓知識培訓,最大限度節約專家資源,提高培訓效率,“我們這里的技術要想推廣,會定期舉辦一些推廣會或者是培訓會,讓當地或周邊的種植戶、農業企業參與進來,這樣他們的整體栽培技術水平也會上升。”俞小花說道。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還在進行,更多詳情請關注我蘇網、荔枝新聞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