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技能人才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如何讓技能人才香起來?11 月 9 日,江蘇省人社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第五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總決賽將于 11 月 14 日-16 日在昆山舉辦。對于技能人才來說,晉升的機會又來了。本屆大賽職工組和學生組一、二等獎選手將分別晉升高級技師和技師或相應技能等級。
△新聞發布會
全省高技能人才總量達 435.1 萬人
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介紹,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江蘇高技能人才總量達 435.1 萬人,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達 917 人,持續走在全國最前列。
讓技能人才強起來,江蘇建立健全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制定出臺了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實施意見,從加快建立培訓體系、創新培訓體制機制、提升培訓能力及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 18 項舉措。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制定出臺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設立專賬資金 87.7 億元,廣泛發動企業、職業院校、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積極面向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貧困地區人口及高危、特種領域從業人員,組織實施各類技能培訓等。
據了解,2019 年全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223 萬人次,完成率達 114.4%,受到人社部肯定。2020 年前三季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254 萬人次,補貼資金 11.6 億元,兩項數據均位居全國第一。
江蘇還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采取 " 企校雙制、工學一體 " 的培養模式,企業與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等,采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等模式共同培養新型學徒,從而實現 "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 "。2019 年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 1.8 萬人次,202010 月底已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 1.9 萬人次。
以賽選才,技能人才可通過競賽和表彰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評價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技能人才成長、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顧潮介紹,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江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超過 1200 家,10.1 萬人獲得等級證書,位居全國第一。各級人社部門負責定期公布轄區內認定機構和認定職業目錄,規范證書發放,加強對評價機構的監管。同時堅持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相結合。對水平評價類職業將全面實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對準入類職業資格將繼續核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尚未納入國家職業分類、但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最小技能單元,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
堅持考核評價與直接認定相結合。技能人才除通過考核評價獲證之外,還可通過競賽和表彰晉升職業技能等級。比如本屆大賽職工組和學生組一、二等獎選手將分別晉升高級技師和技師。目前全省共有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 14 名、全國技術能手 220 名,均直接認定為高級技師。江蘇還堅持上下打通與橫向貫通相結合。推動高技能人才與工程類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在全國率先將高技能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范圍,在全國率先開展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構建了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
技術工人待遇不斷得到提高
從 2021 年開始,我國將進入 " 十四五 " 時期。這是我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江蘇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向高質量邁進的關鍵五年。
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顧潮在會上介紹,針對技能人才待遇仍然偏低的問題," 十四五 " 期間,江蘇將推動各地貫徹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以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待遇為突破口,指導各地設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服務窗口,幫助解決戶籍、住房、子女入學等切身利益問題。大力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形成更加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
項目建設是推動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強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顧潮表示," 十四五 " 期間,江蘇將加大財政經費投入力度,聚焦技工教育、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競賽集訓、公共實訓、就業服務等領域,持續深入開展高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重點項目建設。
(省人社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