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都要帶小孫女來這里玩一玩,就在家樓下,幾分鐘就到了。”11月2日,筆者走進位于宿遷市沭陽縣南湖街道的體育館,家住奧體文景苑的市民繆正平笑著說道,孫女一歲多剛學走路,這個健身廣場空間大,車輛少,孩子在這里可以放開了玩。
讓繆正平贊不絕口的還有社區的各類便民設施,他說,從小區走出來,步行不出15分鐘,幾乎都能找到一處健身休閑的公園、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便民閱讀書吧、一個菜市場、一個便利店……
來到臺州南路一側的花鄉驛站,許多市民在閱讀室里借閱圖書。“驛站書籍種類豐富,環境靜謐優雅,還配備手機充電站、免費無線網絡等便民設施,十分方便。”家住陽光天地小區的于琪告訴筆者,自己剛報名公務員考試,最近一有時間就泡在這里。
其實在沭陽,不同的小區都有不同的“圈”。近年來,沭陽縣聚焦環境更優美、功能更完善、居住更舒適,著力打造舒適宜居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先后建成標準化農貿市場 14個、花鄉驛站 4個,讓“圈”內服務大到醫療、文化、體育,小到買菜、吃飯等各類生活所需,步行15分鐘就能搞定。
“從起點到終點,全長十公里,沒有特殊情況,每晚都會來走一圈。”晚上,青少年廣場旁的老沭河健身公園格外熱鬧,“夜跑族”用一身酣暢淋漓的汗水擺脫白天工作中的壓力,享受跑步帶來的歡愉。“現在方便咯,從城區任何一個小區出來,步行不出15分鐘,準能找到一個運動健身的場地,無論跑步還是打球都有適合的空間。”正在夜跑的市民王嚴感慨地說,這些年能真切地感受到沭陽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顯著提高。
據了解,沭陽縣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共新建公園綠地35個、公共體育設施258處,打造出“15分鐘健身圈”,讓群眾出門可健身、處處可健身。
如今的花鄉人民“開墻透綠”,出門進園;45個社區實現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全覆蓋,居民不出社區就可以辦事、就醫、休閑,一個個民生圈,不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15分鐘生活圈”能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中的瑣事,讓百姓生活的腳步變得更從容,城市變得更宜居,有效解決了公共服務問題,居民生活環境和便捷程度得到明顯改善,各種惠民實事在沭陽落地開花。(周妮 韓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