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3.8 萬人參加醫保,待遇水平提升;國家三批藥品集采結果落地江蘇,預計年度可節約資金 57 億元;公共服務 " 一張清單管到底 "……11 月 5 日下午,江蘇省醫保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省醫保局局長周英在通氣會上曬出了建局兩年來的醫保惠民 " 一本帳 "。
【關鍵詞:基本醫保】
13 個設區市實現職工基本醫保市級統籌
"2019 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的意見》,從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推進實施基本政策、待遇標準、基金管理、經辦管理、定點管理、信息系統 " 六統一 " 的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制度。" 周英在會上介紹,在江蘇,群眾享有的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保障更加有力。
省醫保局全面推進做實基本醫保市級統籌,醫保制度公平性統一性邁上了新臺階。目前,全省 13 個設區市均實現職工基本醫保市級統籌,7 個設區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實現市級統籌,其他 6 個設區市正按照過渡期要求有序推進實施,全省醫保政策的統一性、待遇保障的公平性、公共服務的規范性、醫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
7903.8 萬人參加醫保,待遇水平提升
基本醫保覆蓋面鞏固擴大,保障力度持續加大。周英介紹,至 9 月末,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 7903.8 萬人,參保率穩定在 98% 以上。政府財政補助力度不斷加大,兩年省級財政共投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補助資金 267.2 億元,人均補助最低標準由 2018 年每人每年 510 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580 元。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 88.57% 和 72.49%,大病保險最低支付比例由 50% 以上提高到 60% 以上,待遇水平進一步提升。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有專項保障,報銷比例達 57%
江蘇建立了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專項保障機制,至 9 月末,全省高血壓、糖尿病就診人數達 413 萬人,基金支出 8.7 億元,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支付比例達 57%,城鄉居民 " 兩病 " 患者醫藥費用負擔得到大幅減輕。
【關鍵詞:醫保改革】
三輪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將節約資金 15 億
如何減輕老百姓的就醫負擔?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值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采購,大幅降低部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按照 " 省級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結果共享 " 的方式,成立由全省 157 家三級公立醫療機構組成的省陽光采購聯盟,先后開展三輪組團聯盟集中采購,涉及心臟支架、冠脈球囊、初次置換人工膝關節等 6 大類品種、數千個品規,平均降幅均在 50% 以上,最高降幅達 86.4%,預計可節約資金 15 億元左右。
在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中,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安全優先、臨床優先,不唯最低價中標,既保留了好的產品,又大幅降低了價格;堅持公平透明,營造有序競爭良好氛圍,為全國高值醫用耗材治理趟出了一條改革之路。
國家三批藥品集采結果落地,預計年度可節約資金 57 億元
不僅擠掉耗材 " 水分 ",省醫保局還多措并舉降低藥品費用負擔,老百姓用藥可及性進一步提升。江蘇全面執行國家三批藥品集中采購結果,112 種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 50% 以上,預計年度可節約資金 57 億元。全面落實國家談判藥政策,至 9 月末,基金支出談判藥費用 18.89 億元,惠及 272.21 萬人次,報銷比例達 68.4%。聯動全國最低價對掛網藥品價格進行調整,今年 6 月 1 日起 12327 個藥品降低了掛網價格,平均降幅 5.54%,預計一年可節約資金 40 億元。
創新建立耗材陽光采購新機制,保障群眾能及時用上好藥和最新耗材
創新建立耗材陽光采購新機制,著力規范藥品耗材采購行為,支持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先后制定出臺藥品、耗材陽光采購實施意見和實施細則,系統構建了江蘇省藥品耗材陽光采購新機制。推動全省公立醫療機構使用藥品、醫用耗材均在省平臺上采購,以醫保支付政策引導交易價格降低。專門建立創新藥品耗材掛網綠色通道,放寬掛網門檻,支持創新產品加快在江蘇掛網上市,鼓勵引導醫藥企業轉型創新,保障江蘇老百姓能及時用上創新好藥、最新技術耗材產品。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省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達 579 個
近年來,省醫保局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更好促進 " 三醫聯動 "。全面實施按病種付費,扎實推進無錫開展 DRG 國家試點,支持淮安打造按病種分值付費升級版,至 9 月末,全省開展的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達 579 個。支持全省 105 家互聯網醫院為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病人提供 " 互聯網 +" 門診醫療服務,并將相關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方便群眾遠程高效就醫問診。
【關鍵詞:醫保基金】
高壓打擊欺詐騙保,前 9 個月兌現舉報獎勵 32 件 14.46 萬元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 " 救命錢 "" 保命錢 "。江蘇省醫保部門組織開展基金監管源頭治理,多層次進行現場檢查、飛行檢查,推進定點醫藥機構和經辦機構自查自糾,建立健全失信行為懲戒、舉報獎勵等制度機制,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2019 年實現全省所有定點醫藥機構現場檢查全覆蓋,追回醫保基金和違約金 5.12 億元;今年前 9 個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 2.37 萬家,追回拒付基金本金 5.41 億元,兌現舉報獎勵 32 件共 14.46 萬元,營造了全社會關注并自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醫保扶貧】
兩年累計提供醫療費用救助資金約 40.17 億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江蘇全力打贏醫保扶貧攻堅戰,困難群眾 " 基本醫療有保障 " 得到進一步穩定鞏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一方面,江蘇確保低收入人口實現應保盡保。落實困難人員個人繳費財政全額資助政策,重點抓好因疫情及其他原因新增低收入人口參保工作,確保低收入人口納入醫保實現動態全覆蓋。兩年共為 352.9 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困難人員提供基本醫保參保補助資金 21 億元。
另一方面,精準落實醫保待遇傾斜政策。全面落實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標準降低 50%、報銷比例提高 5-10 個百分點政策。兩年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基金支出 104.2 億元,累計提供醫療費用救助資金約 40.17 億元,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縣域范圍內合規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 10% 以內。
【關鍵詞:醫保服務】
全力推進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如今,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員流動也更加頻繁,異地就醫成為熱點話題。省醫保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力推進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在去年實現與上海門診直接結算的基礎上,今年 4 月、8 月分別實現與浙江、安徽直接結算。累計實現與上海、浙江、安徽實現雙向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127.34 萬人次,結算金額 3.08 億元,醫保基金支付 1.78 億元。
同時,組織開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專項整治,持續提升服務質效。統一全省異地就醫經辦服務規程,全面推進 " 不見面 " 備案服務,推進異地就醫醫保待遇 " 一單制 " 直接結算。兩年全省共實現雙向跨省異地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65.3 萬人次,費用總額 161 億元。
公共服務 " 一張清單管到底 "
組織開展公共服務專項治理年活動,實現公共服務 " 一張清單管到底 "。8 月份,全省統一實施 11 大類 32 項服務事項清單,切實做到 " 一張清單管到底 "、全省都說 " 普通話 "。組織建設醫保公共服務云平臺,年底前全省醫保公共服務將全面實現 " 掌上辦 "" 網上辦 "。
【關鍵詞:助力抗疫】
核酸檢測試劑平均降幅達 76.8%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醫保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明確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參保患者實施 " 先救治,后結算 " 政策,全面免除確診和疑似患者費用負擔,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影響救治。3 月中旬前向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撥付醫療資金 33.9 億元,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
同時,及時響應疫情期間醫療服務需求,迅速調整醫保政策。將符合條件的 158 個疫情防控產品直接掛網,較早新增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項目,核酸檢測價格由初期的 240 元每次降低為 120 元每次。全力支持疫情常態化防控,將部分 " 應檢盡檢 " 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聯動全國最低價將符合條件的 69 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在省平臺掛網,核酸檢測試劑平均降幅達 76.8%,抗體檢測試劑平均降幅達 48.3%。
對在疫情期間有就醫需要的患者,省醫保局全面推進醫保公共服務 " 不見面 " 辦理。制定實施 15 項醫保公共服務事項 " 不見面 " 辦理舉措,對參保的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實行 " 零材料 " 異地就醫備案;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的一次取藥量放寬至 3 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