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制造大省,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制造業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環節提出全面挑戰,也是對江蘇制造應險水平的一次全方位檢驗。
在制造業“微笑曲線”生產、制造、服務的全端發力下,江蘇制造展現“硬核”擔當,馬力全開。截至3月15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達4.5萬家,復工面達99.6%,復工人數占復工企業所需用工數88.3%,11個設區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起點”發力,工業設計發揮“定制”力量
設計,是“微笑曲線”的起點,也是制造業的基礎環節。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全省各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發揮設計優勢,用最快時間,從醫療物資到個人防護,設計出一批設備與產品。
“疫情發生后,公司專門成立疫情防控物資作戰指揮中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48小時內為武漢方艙醫院量身定制一批大流量制氧機,比普通制氧機高出2-10倍流量,更適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魚躍集團相關負責人袁振介紹,公司還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設計出自動感應免洗手消毒凝膠、紅外體溫計雙探頭等產品,并快速擴產。
發揮工業設計“定制化”特點的企業不止一家。蘇州金龍設計研發的負壓救護車可連續使用8小時,通過使用無污染釋放的高強度透明材料和防水密封拉鏈,在車內部構建負壓隔離艙和換氣系統,并設計8個操作口和氧氣接入口,方便為病人提供單獨輸氧。好孩子集團研發中心負責人劉峰介紹,公司針對4-11歲兒童,定制生產兒童口罩需要的特殊設備,并成功設計出相較成人口罩透氣性更高,又不影響防護效果的兒童口罩。
“通過工業設計的力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博眾精工負責人呂紹林表示,公司聯合澳拓美盛設計研制出可日產10萬-12萬只口罩的“新一代全自動口罩解決方案”,并無償捐贈給省工信廳,供有需求轉產口罩設備的企業免費使用。
企業的快速反應,得益于工業設計能力和資源的積累。“我們依托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創新平臺,成立隔離服設計小組,從研發設計、員工培訓、面輔料備貨、生產設備到位,到正式投產,前后僅用不到兩天。”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波司登集團相關負責人士介紹,省工信廳鼓勵各設計團隊開展疫情防控產品、應急救援裝備、復工復產服務模式以及新型商業模式的創新,助推制造業健康發展。
“中間”轉型,“智造”提效應對人手不足
制造,是“微笑曲線”的中間環節,推進傳統制造向“智造”轉型,是拉平曲線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有效途徑。在此次疫情中,一系列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讓江蘇制造的轉型成效初現。
“疫情中公司訂單未出現延誤交付。”常州康普瑞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炳新介紹,公司2016年啟動智能化改造,升級生產線的網上實時監控和自動預警以及故障的遠程診斷分析,讓車間在人手不足情況下快速復工達產。
南通振康機械有限公司去年完成“機器人RV減速機數字化車間”項目,實現對公司物料數據的有效管控,年前便根據生產計劃完成合適庫存準備,此次疫情中上游供應鏈保持完整,避免了斷鏈風險。
“受疫情影響,部分外地工人不能到崗,我們采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目前產能正在恢復。”江都永堅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李正洋表示,機器人代替人工實施智能化生產,使疫情對企業影響在可控范圍,既避免生產線上人員扎堆的風險,還在同等產值下提升3倍的工作效率。
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在疫情中發揮出產線及技術優勢。“智能工廠建設不僅提高生產效率,更在特殊時期,實現疫情防控和穩產高產的有效平衡。”恒瑞醫藥生產總監王天瑤介紹,公司車間生產智能化設備聯網率達90%以上,組成全天候不間斷作業的智能化生產線,減少勞動定員30%以上。至3月9日,智能工廠項目生產計劃完成率達100%。
“此次疫情倒逼加速市場及產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進行技術升級的進程,對于準備充分的企業來說,總體看機遇大于危機。”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負責人申高青說。
“終端”輔助,“云”管理檢測運維服務
運維管理服務和品牌營銷,是制造業價值鏈“微笑曲線”的終端,也是江蘇制造著力提升的關鍵環節。疫情中,企業通過上“云”,實現“云管理”“云檢測”“云運維”,服務型制造愈發受到矚目。
疫情期間,由揚州上市公司亞威股份研發的“亞威智云”云平臺系統,為客戶智能化生產提供有力支持。“在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工程師可通過云平臺系統進行遠程指導。”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依托亞威智云的遠程維護功能,累計為全國客戶遠程解決各類問題300余件。觀為監測依托XSOM設備健康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出關鍵設備“看護”計劃,企業只需上傳設備狀態數據,平臺就可提供遠程在線隱患排查,并由專家遠程診斷失效故障機組。
通過云平臺,還保障了供應鏈協同。華為數字政府江蘇大區副部長王鵬介紹,華為云聯合用友采購云發布“在線采購尋源SaaS服務”和“一鍵查”功能,可在線提報資質證照及天眼查等第三方資信機構數據,實現風險管控在線化。揚子江藥業發揮其建立的智能制藥工業互聯網優勢,在線上對產品檢驗和放行等多個下游環節進行提前部署,為藥品的放行、供貨打開一條“綠色通道”。
還有不少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一系列線上培訓,“云助力”企業品牌管理。“針對無紡布生產行業,我們制作一套課件,把廠內協同、管理痛點、收益分析等用案例和數據的形式展現出來,如客戶需要,我們還可以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作為江蘇重點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黑湖智造商務合作總監柯朗明介紹,疫情期間,黑湖智造開展10余次免費線上直播課程,幫助更多制造企業品牌服務實現“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