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江蘇省商務廳獲悉,截至 2 月 28 日 12 時,全省經濟開發區復工企業 66566 家,復工人員 3307198 人。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13015 家,復工率 91.2%。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 100%。
2月27號,一輛大巴從蘇州接回來自貴州的25名工人,并送達東臺領勝公司;2月28號,4輛載有100多名工人的大巴又從昆明東川區出發抵達東臺科森公司……從本月23號開始,東臺經濟開發區連續組織勞務專車抵達部分重點企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到目前,已組織發車30多輛次,接收來自云南昆明、河南三門峽、陜西渭南、山西運城等地員工3000多人,且區內20多家重點企業有新員工入職,領勝城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景小軍告訴記者:“主要是幫助我們企業在云南、貴州、河南等幾個用工大省,在積極地聯系務工人員, 也在點對點地聯系。截至到目前,已經幫我們招聘了500多人。已經有1000多人陸陸續續在路上了,目前我們復產率已達到78%?!?/P>
27號上午,連云港市經濟開發區還舉行了春季集中開工活動。開工的項目有云漢智能電子信息產業總部基地項目、澳門融福投資金融街和跨境電商產業園項目、中遠海運LNG壓力容器制造項目等共計14個,計劃總投資136.8億元,涉及新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跨境電商等7大領域,14個項目均能年內竣工投產或部分投產。
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上下游物資運輸成了困擾部分企業的難題。江陰臨港開發區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陸改水”方案,通過將出口港由上海港改為江陰港,讓原本物流困難的企業,充分享受江陰港的便利。作為亞洲大型雙零鋁箔制造廠商,江蘇中基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外貿出口量較大。早前受疫情影響,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如今難題一下子解決了, 臨港開發區港口發展局副局長仰炯豪表示:“兩個好處,第一個就是大大縮短在途的時間;第二個就是降低物流的成本,卡車的費用跟水路的運費肯定是有很大的差距?!?/P>
疫情防控仍在關鍵期,復工復產時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濱江開發區對園區復工企業人員發放復工證,對園區復工企業已進行過健康篩查的工作人員發放復工證明。蘇州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求,企業復工復產前將備案表、復工生產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承諾書、區外員工情況排摸表、復工員工信息匯總表等相關材料提交備案。待審核通過以后,疫情排查小組將對各自包干區域企業開展排查,確保其相關防疫工作落實到位。在蘇州市企業復工情況視頻調度會后,將 “現場核查作為復工前提” 轉為“事中事后監管”。
為減輕疫情給中小微企業造成的影響,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放了首批穩崗返還資金。上年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截至目前,首批共收到穩崗返還資金申請企業95家,預計將發放一般穩崗返還資金近156萬元。鹽城愛瑪會文體展覽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霞艷告訴記者:“穩崗返還資金對我們企業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一樣,我們后期會利用這筆資金對員工技能提升以及培訓方面做更好的投入。”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丁鳳云 編輯/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