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勇士,再出征!正當首批147名江蘇醫療隊隊員在武漢夜以繼日展開救援時,今天(1月28日)上午,由139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江蘇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再次集結,出征湖北戰“疫”最前線。
1月26日下午6時,江蘇衛生健康委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通知后,連夜下發至常州市、蘇州市、淮安市、揚州市衛生健康委,當天深夜,這4個市的醫務工作者當即踴躍報名!至1月27日上午9點,139人的名單確定,除了省衛生健康委派出的2名領隊以及2名消殺人員,135名隊員來自31家醫院,其中常州市29人,蘇州市48人,淮安市29人,揚州市29人。
今天上午,各市醫療隊舉行了出征儀式,為醫務工作者們送行。
行囊里,裝著家人沉甸甸的禮物:“這個時候,我必須沖在前面”
“現在我宣布,常州市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出征!”今天早上8點,隨著常州市代市長陳金虎一聲令下,常州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共29名醫護人員從常州疾控中心出發,奔赴武漢。
這29名醫護人員包括9名醫生、20名護士,分別來自常州市一院、二院、中醫院、四院和武進人民醫院等5家醫院的精兵強將,涵蓋呼吸、感染性疾病、重癥醫學科等專科,他們大部分是“80后”“90后”,年齡最大的52歲,最小的22歲。
他們的行李里有著家人最沉甸甸的祝福。陳葉今天出門時,6歲的兒子還在睡夢中。“2003年非典,我還是在醫院實習的小護士,現在已是一名有著16年工作經驗、具有江蘇省重癥專科護士培訓經歷的主管護師,這個時候,我必須沖在前面。”昨晚,兒子還吵著要跟媽媽去武漢, “現在,只有醫生和護士才能去武漢!……”聽完陳葉的解釋,兒子突然總結,原來媽媽是去“打病毒”的!于是他親手畫了一幅《打病毒》的畫給媽媽。今天出門,陳葉悄悄把畫放進了行李里。
同窗兄弟隔空喊話:“蘇錫常三兄弟,武漢聚!”
“蘇錫常三兄弟,武漢聚!”是趙成林在出征儀式上對同窗兄弟們的隔空喊話。趙成林很早就報名并作好了隨時出發武漢的準備,起初聽說名單里沒有自己,還頗感失落,原因是他兩位來自蘇州和無錫的好兄弟都已趕赴武漢“戰場”。“兄弟們,我來了!并肩作戰,抗擊病毒,武漢加油!兄弟們加油!”趙成林為這樣非同尋常的兄弟聚首感到自豪。
他們延遲婚禮、奔赴前線,因為“疫情就是命令”
蘇州醫療隊首批48名隊員來自蘇州大市范圍14家醫院,都是“精兵強將”。其中,年紀最大的56歲,最小的24歲。80后、90后是主力,前往抗擊疫情一線,一起堅守,共同戰“疫”。簡短的出征儀式后,他們集中前往南京再乘坐飛機前往湖北,醫療隊攜帶了1到2周用量的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盡量減少湖北當地的物資供應壓力。
蘇州市援湖北醫療隊隊長、蘇州市立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國華告訴記者:“這次援鄂醫療隊主要由48個醫護人員組成,其中(除隊長外)有15個醫生,還有32個護士,主要由市立醫院、附二院,還有周邊常熟、張家港、太倉的一部分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主要是呼吸科和重癥醫學科兩個地方。我們隨身配備了必要的醫護用品、防護用品,還有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來自蘇州市立醫院本部的霍仁超,太太已經懷孕23周,他依然報名參加蘇州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他說太太也是醫護人員,雖然對家人有愧疚,但疫情就是命令,這是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所在。
來自蘇大附二院的周曉晨是一名護士,去年12月12日剛剛領證,疫情爆發后,她第一時間主動簽署了“請戰書”,并取消了原定2月15日舉辦的婚禮。
來自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護理護師王珍妮是一名90后。“昨天夜里,接到上級部門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知,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很多同事也紛紛報名。”王珍妮說,“我覺得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有責任,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去參加!”
他們來不及與家人好好道別,“要把健康帶給患者”
今天一早天還沒亮,淮安市衛健委院內兩輛大巴前,人們在互相擁抱、叮囑,這是淮安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29名醫護人員在與家人告別。據了解,淮安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29名醫護人員中,年齡最大的46歲,最小的25歲,分別來自當地6家醫院。
徐星星是淮安市中醫院的一名護士長,當她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向組織報了名。徐星星在獲批成為醫療隊隊員后便已開始出發前的準備,直到昨晚,她才輕描淡寫地告訴自己的父母要奔赴湖北了。
醫療隊隊員祁琪直到上大巴車前,才與丈夫匆匆抱了一下,女兒也親了一下她。祁琪對家人說,她會把健康帶給患者,然后凱旋回來。丈夫對她豎起大拇指,點了個贊。
揚州市29位醫護人員作為江蘇省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也于今天上午從揚州出發前往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29人是來自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市中醫院、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高郵市人民醫院、高郵市中醫醫院、儀征市人民醫院和寶應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學重癥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醫生和護士。
喬繼紅是蘇北醫院小分隊的唯一一名女性,她也是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副科長,出發前,還沒有來得及告訴她的丈夫。喬繼紅說,她的父母也是醫務工作者,父親對自己叮囑道,“要做好自我防護,好好為疫區貢獻力量!”這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