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以“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為主題的全國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論壇在沭陽縣舉行,大家共話紡織產業智能制造,轉型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謝明,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姜明華,縣領導卞建軍、彭偉、劉瑞春、丁曉平、石敬峰等領導嘉賓及來自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的各企業家共計350余人參加論壇。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進軍主持。
縣委書記、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卞建軍和謝明、高勇分別致辭。
卞建軍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卞建軍說,2011年,我縣進入“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全產業鏈時代。2015年,我縣紡織服裝產業從“賣產品”向“賣標準”轉變。特別是近年來,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我縣,加速了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成長。目前,沭陽全縣紡織服裝企業已達546家,其中規上企業91家。瞄準“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沭陽縣建成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成立武漢紡織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積極打造紡織業智能制造的載體平臺,加快形成“南有諸暨、北有遼源、中有沭陽”的產業格局。
站在新的起點上,沭陽縣力爭2025年紡織服裝產業成長為千億級產業集群。本次論壇為沭陽縣送來了科學的發展理論和前沿的發展動態。沭陽縣將以本次論壇為新的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深化與外界的交流合作,不斷做強園區載體支撐,全力打造“五最”營商環境,努力將紡織服裝產業打造成沭陽縣新的“工業地標”。
高勇對沭陽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取得的可喜成績表示祝賀,并分析了國內外紡織產業發展的新形勢。他指出,未來紡織產業需要加快結構調整,順應科技化、全球化發展潮流,以智能制造推動紡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謝明對沭陽縣以紡織服裝產業為重點的各產業蓬勃發展呈現的良好態勢表示贊揚,希望下一步,沭陽縣能夠緊抓有利機遇,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論壇上,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偉以《“紡”在沭陽,“智”引未來》為題,介紹了沭陽縣情暨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相關情況。彭偉說,沭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著名的“虞姬故里”和“花木之鄉”。全縣形成紡織服裝等6大主導產業。現在的沭陽正在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智能制造”的大潮。他希望各位企業家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走進沭陽、選擇沭陽、融入沭陽,在“織”與“智”的深度融合中,演繹更加精彩的“紡織故事”,開創更加美好的“智造明天”。
在主題演講環節,白明和中國紡織機械協會黨支部書記徐林分別圍繞《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企業出路何在》《以智能制造推動紡織強國建設》兩個話題進行主題演講。
論壇還進行了“全國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企業家”榮譽授牌。各領導嘉賓還共同觀看了專題片《風華正茂·花開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