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現代農業:宿豫區智慧田管助力秈稻豐收
2024年08月03日08:44 來源:宿豫區人民政府
近年來,各地以數字化系統化為路徑,不斷加大科技助農培育力度,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1月4日,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提升農業生產數智化水平,支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相關服務企業融合利用遙感、氣象、土壤、農事作業、災害、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病、市場等數據,加快打造以數據和模型為支撐的農業生產數智化場景。”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宿遷秈米”的核心產區,隨著數字賦能的不斷注入,宿豫區特色秈稻種植的模式也在不斷更新和優化,更多智能、科技元素正在宿豫區秈米產業的田間地頭得到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
為了讓產出的秈米品質越來越優,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宿豫區著力打造出一條包含宿遷秈米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宿遷萬畝秈米基地、蘇北農業科技創新綜合體等項目,助推秈稻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創新研發及示范展示的“科技示范線”。其中,串聯起整條科技示范線的核心,便是坐落于宿遷秈米萬畝種植基地的“宿遷秈米智慧管理中心”。
“宿遷秈米智慧管理中心”創新運用物聯網和遙感等先進技術,助推園區產業發展實現生產信息化、裝備智能化、技術現代化,智慧田管與智能倉儲雙管齊下,從精細化的田間管理到高效能的糧食倉儲,只需指尖輕輕一點便可掌握園區“田情”“苗情”“糧情”。基地道路兩側的土地都已經實現信息化、網格化管理,每一塊土地片區里分布著不同種類的數據采集設備,對土地的肥情、蟲情、墑情等進行數據采集,通過專業化數據監測設備和小型氣象監測站時刻監測基地的風力、水力和氣候溫濕度,還通過蟲情監測儀捕捉蟲子的飛行情況,通過孢子分析儀分析病菌危害程度,數據最終匯聚傳送到秈米智慧管理平臺。在管理中心大屏上,田地監管數據實時更新,管理人員能夠準確掌握進水閥排水閥是否開啟、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是否正常、病害蟲情是否嚴重等各種數據。經過綜合測定,采用秈米智慧管理系統后,萬畝優質秈米核心區比普通種植區年均增產10%以上,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減少約15%,節約人力成本約40%。是農業種植領域數據要素價值化的鮮活場景。該項目榮獲農業農村部2023年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并載入《中國農業大事記》。
宿豫區數據人正以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大力推進全區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通過數字化改革重塑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濟社會運行效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