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縣:“家門口”一站式服務 暢通就業微循環
2024年06月10日08:44 來源:泗陽縣人民政府
去年以來,泗陽縣大力推進“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切實提升基層就業服務影響力,滿足廣大群眾,特別是鄉鎮和社區居民對于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可及的需求,通過一站式服務,加快促進就業崗位和就業服務下沉到社區,幫助重點群體實現穩定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暢通就業服務“微循環”。
一、全面覆蓋,便捷服務搭平臺。為確保每一位有就業需求的居民都能及時得到幫助,在全縣范圍內設立1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服務站點主要分布于人口基數較大、困難群眾較多的6個鄉鎮和社區,方便群眾隨時前往咨詢和辦理人社相關事宜。通過這些服務站點,居民可以獲得就業政策解讀、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形成“社區+職介+就業”的一體化服務模式,實現就業創業服務出門即享。
二、精準服務,分類指導送幫扶。“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緊盯重點群體就業,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查,建立縣級、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人員信息數據庫。針對不同就業群體的特殊需求,提供多樣化就業服務。對于高校畢業生,采取精準幫扶措施,通過實名制調查登記和跟蹤服務,確保每一位畢業生都能順利就業。對于殘疾人、長期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制定“一人一策”的幫扶計劃,專職負責篩選崗位信息,每月電話聯系或上門走訪,打通信息傳遞的“毛細血管”,幫助他們重返工作崗位。
三、多重渠道,線上線下送崗位。“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與開發區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就業之家聯動,同步更新全縣崗位信息,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與盛虹新材料、金牌櫥柜等多家用人單位和新宇人力資源等勞務中介機構合作,舉辦線下招聘、直播帶崗等多種形式招聘活動。積極將招聘用工觸角向社區延伸,抓住手工花制作等工藝品加工項目,與鄉鎮共同創建社區“微車間”,實現“離家不離村”的靈活就業。
四、政策支持,兜底安置穩就業。為了更好地推動“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建設和運營,積極落實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一方面,“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積極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包括互聯網營銷師、保健按摩師、母嬰護理員等免費培訓課程,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會同民政、殘聯、婦聯等部門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658個,實現穩就業的目標。
五、創新機制,提升服務效能。不斷探索和創新服務機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就業服務評價和反饋體系。通過定期開展服務成效評估和互學互促活動,不斷改進服務內容和方式,確保每一位前來求職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同時,加強基層就業服務隊伍的建設,通過組織勞動保障協理員業務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
下一步,泗陽縣將繼續完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建設,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工作,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