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縣始終堅持“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思路,以生態河湖建設為戰略目標,把落實河湖長制作為破解“水難題”的金鑰匙,創新機制提檔升級,突出生態優先,全力打造生態、健康、幸福新河湖。
加快推進退圩還湖工程。大力實施退圩還湖工程,該項目已清運土方1173.2萬方、清退圩區30.73 km2、 恢復自由水面31.7 km2。建成3個約300畝生態聚泥成島,在有力恢復水域面積同時,還依法組織整治違法圈圩、侵占水域、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等行為,實現湖泊水質的有效改善。
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以河流水系為脈絡、城鄉村莊為節點、特色產業為支撐,按照“一廊、兩區、多線”的水系整治總體布局,呈現大運河水清、文化、生態走廊骨架,以洪澤湖、六塘河水系為治理重點片區,打造洪澤湖生態綠色品牌。
創新河長考核工作機制。制定了完善《泗陽縣2019年度河長制工作考核方案》,著重從制度執行、長效管護、河道建設、水環境治理等方面履職考核,先后考核不合格縣級副河長1名、鄉級總河長4名、鄉級河長19名,督促各級河長履職盡責。
持續加大入湖河道治理。該局采取疏通疏導、調度引排工作舉措,推進入湖生態河道建設,計劃用三年時間對全縣21條入湖生態河道治理,先后對長河、黃碼河、顏勒溝等8條河道進行了治理,還有13條入湖河道將在2021年相繼完成治理工作。
著力推進黑臭水體整治。一是強化城區黑臭水體整治。投資約4000萬元對總包河、小黃河、老淮泗河三條黑臭河道進行整治。二是強化城區道路雨污分流建設。先后對上海路、眾興路、洪澤湖大道等三條道路實施雨污分流,對學府名苑、清華苑等2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三是強化河道控源截污工程。投資約1.2億元對官溝河、長河、黃碼河等35條農村河道進行疏浚,擬籌建裴圩、城廂兩座污水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