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在會上指出,要正視問題,深挖原因。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貫徹落實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但從我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實際看,存在“一低一少一不平衡”的問題,即收入水平低、增收途徑少、發展不平衡。
馬偉要求,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找準了存在的問題,明晰了問題的原因,接下來就是要想方設法、拼盡全力解決問題。一方面,要壓實鄉鎮責任。鄉鎮承擔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是責任人,發展村集體經濟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于鄉鎮。要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制定細化推進措施,責任分解包保到人,在工作措施上再加強,找準關鍵落后環節,以超常規辦法,突破性措施,抓好難點村增收攻堅突破。要深入實施“四度工作法”,深入村居摸清底數,逐村幫助制定規劃、理清思路、落實措施,一村一策制定好具體增收計劃和增收路徑圖。另一方面,要壓實村居責任。要進一步壓實村居責任,想方設法激起村干部干事熱情。要突出考核激勵,各鄉鎮要嚴格對轄區村居尤其是村支部書記的工作考核,將村居集體經濟收入作為考核大頭,對于干得好的,能夠將集體經濟收入提升到50萬元以上的,加大政治和待遇獎勵,對于工作成效不明顯,特別是因為自身工作原因導致村集體收入達不到18萬元的,該處罰的處罰、該問責的問責、該換人的換人,堅決不吃“大鍋飯”。
馬偉強調,要健全機制,系統推進。一方面,要健全增收機制。各鄉鎮要以公共空間治理為主抓手,嚴格落實治理導則,深入摸清底數,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全面解決集體經濟“三資”歸屬和經營問題,盤活村集體資產,提升農村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要將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與產業發展、土地綜合利用等相結合,圍繞清理回收的資產資源,多措并舉做好增收文章,加快完善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強化集體產權交易監管,著力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項目落戶鄉村,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要健全保障機制。農業農村局作為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協調機構,要切實擔負起指導責任,發揮好人才和技術優勢,加大對各鄉鎮、村居工作的幫助和支持。縣紀委要強化監督考核責任,會同農村局及時跟進各鄉鎮、各村居集體經濟收入情況,及時提醒督促工作進展緩慢的鄉鎮,特別要嚴格落實獎懲,對于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目標任務、拖了全縣后腿的,嚴肅追究鄉鎮、村居相關人員責任,絕不手軟,確保如期達到既定目標。
錢向輝在會上通報了相關情況。被約談鄉鎮(街道)負責同志分別作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