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打好“生態牌” 領跑“特色路”
2024年04月18日07:11 來源:泗洪縣融媒體中心
作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探索“含金量”更高、“含綠量”更足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真正實現綠色與產業并舉、美麗與發展共贏。
環境優先,守護綠色底線
穩步開展生態修復,先后打造溧河洼沿線水生態環境修復示范工程、洪澤湖西岸線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等,建成“濕地自然修復水上生態牧場”17.13萬畝,完成退漁還湖(濕)28.33萬畝,建設生態河道398.02公里,保護修復濕地1萬畝、撫育森林1.5萬畝,完成縣轄區內15條主干河道、2個重點湖泊的無人機正射影像采集和排污口一、二、三級排查,確保入湖水質持續穩定達標……近年來,泗洪縣牢牢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堅持以規劃引領,系統化推進環境治理,推動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泗洪PM2.5濃度實現五連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長期保持在80%以上;12個國省考斷面達標率保持100%;地下水環境質量由Ⅳ類水質提升至Ⅲ類水質。
生態立縣,產業逐“綠”轉型
近日,在位于泗洪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里,數十條生產線有序運轉,工人們正忙著趕制出口訂單。
“企業2020年落戶泗洪縣,生產的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可再生能源電力100%,達到四星零碳工廠標準。同時,企業通過風幕機改造等節能技改措施,每年為廠里節省用電87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594噸二氧化碳,減少消耗標準煤254噸?!苯K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洪斌說。
近年來,泗洪縣錨定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部署,圍繞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型膜材料等產業招引項目,并建立綠色制造項目培育庫。同時,泗洪縣通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環境標準提升和清潔化改造,整體提升產業綠色質態。
泗洪縣委常委、泗洪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馬勇告訴記者,今年泗洪經濟開發區圍繞建設生態園區,強化項目管理,明確重點招引類項目、常規引進類以及限制類項目、禁止類項目清單,保證工業項目從源頭抓“雙控”、遏“雙高”。
產業逐“綠”為泗洪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增長動力。2023年,泗洪縣綠色食品、光伏新能源產業產值均超過130億元,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89.9%。
厚植生態,盡享綠色福祉
入春之后,到泗洪縣城北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主題公園游玩的群眾明顯增多。不少人感嘆道:“沒想到幾年前的一汪‘臭水塘’,現在成了美麗大公園?!?/P>
2019年,泗洪縣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城北污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沖區,栽植多種水生植物凈化水質,占地280余畝的人造濕地公園每天能“喝掉”上萬噸尾水,再由公園的各種水生植物“消化掉”水中雜質。如今,生態濕地凈化尾水模式,即“一座污水處理廠+一個尾水濕地公園”,已在泗洪城鄉推廣。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厚植生態就是造福群眾?!便艉榭h委副書記、縣長耿曉云說,近年來,泗洪按照“林蔭城市、彩色城市、花園城市、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生態修復、新改建口袋公園等方式,塑造了“桕紅桐黃蘆花白”的城市園林景觀風貌,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情懷的城市園林景觀,提升了群眾出行舒適指數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