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縣實施“四大行動”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023年10月16日08:43 來源:泗洪縣人民政府
教育局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體教融合,組織開展中小學“跑起來”體育工作行動,激發兒童青少年參與健身鍛煉的熱情,促進兒童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是全員達標行動。小學體育課每周不少于4節、初中和高中不少于3節,每學期不少于10節健康教育課。每天校內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1.5小時,中等以上強度運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每周不少于3小時高強度運動。配齊體育教師,專、兼職體育教師與在校生的比例達到1∶220。學校體育教學器材設備在完全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配備要求外,適當補充、優化,以滿足本校體育特色項目開展的需要。二是家校防控行動。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明確健康教育課程安排,并通過營養健康狀況監測、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健康跟蹤檔案,反饋體檢結果、加強家校共育、進行綜合干預等有效措施,加強肥胖、近視等控制,保障學生健康水平。確保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達到100%。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堅持每天2次眼睛保健操,確保眼睛保健操掛圖、視力表上墻。開展“跑起來”行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健身鍛煉習慣,關注殘疾、心理疾病等個體差異的學生,注重精準干預、差序化教學和個性化運動處方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享有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權利。三是強化體育“211”行動。每年度每一位學生必須熟練掌握1種跳繩技巧和1項田徑基本技能,并能夠掌握相應體育與健康知識,同時至少掌握1項體育專業技能;學校至少創設完成1項體育特色項目,并形成特色項目。以大課間充實“跑起來”行動內容,堅持“廣播體操(跑操)+跳繩項目+特色項目”模式,活動時間不得低于30分鐘。堅持“田徑項目+自選項目”模式,每次活動時間不得低于60分鐘。在傳統體育鍛煉中融入“快樂、活力、和諧”元素,創新學生體育鍛煉內容和方式。開展“體育一家人”、親子趣味體育競賽、假期快樂體育作業等社會參與、家校聯動的“跑起來”行動。學校在參與校園陽光體育運動聯賽同時,以本校體育特色項目為重點,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校級陽光體育運動聯賽,做到“人人有比賽,班班有強項”,實現周末聯賽或月末聯賽常態化。四是體育提升行動。學校以課后體育興趣小組和代表隊梯隊為基礎,積極統籌協調,切實解決體育師資、體育器材設備、運動場地、活動經費等方面困難,引導更多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每周活動不少于1次,促進學生熟練掌握1到2項基本運動技能。完成青少年“5621”(5個運動項目,每個項目至少布局6所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布局。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強化學校全員普及、科學訓練,系統培養,形成校園體育文化浸潤環境,著力打造體育特色校園。以體育特色項目為基礎,以田徑和跳繩為基礎項目,以籃球、排球、足球等為選修項目,注重大中小幼相銜接,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特點制定課堂、大課間、課后活動等計劃,設計教案,制定相應的技能達標水平考核標準,定期開展體育項目考核,做到有項目、有標準、有成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