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區2023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指南
2023年07月11日16:50 來源:宿城區教育局
宿城區
一年一度的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
即將開始
一、受理時間和地點
1.受理時間:2023年8月1日至9月30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2:30—6:00。
2.受理地點:宿城區市民服務中心(位于宿城新區新兒童醫院南側,渤海路和吉林路交叉口,乘坐203、810路公交車可達)教育局117、118、119服務窗口。
3.咨詢電話:0527-84239723?? 0527-80903105
二、辦理貸款對象及條件
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準)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在本區(含洋河新區、市經濟開發區、蘇宿工業園區)。
三、共同借款人條件
1.原則上應為借款學生父親或母親;
2.如借款學生父母由于殘疾、患病等特殊情況喪失勞動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的,可由借款學生其他近親屬作為共同借款人;
3.如借款學生為孤兒,共同借款人則為其他法定監護人,或是自愿與借款學生共同承擔還款責任的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4.共同借款人戶籍在本區(含洋河新區、市經濟開發區、蘇宿工業園區);
5.共同借款人若不是學生父母或其監護人時,應為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6.未結清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高校助學貸款)的借款學生不能作為其他借款學生的共同借款人。
四、辦理貸款額度及期限
1.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預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16000元。
2.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期限按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
五、貸款用途
學生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應優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間學費和住宿費,超出部分可用于彌補日常生活費。
六、辦理貸款合同簽署
1.首次辦理生源地貸款的,借款學生必須和共同借款人一起前往宿城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教育服務窗口當場簽署合同;
2.辦理續貸的,可由借款學生或共同借款人任何一方持相關材料(本人身份證)到資助中心辦理。借款學生也可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學生在線系統遠程辦理。
七、辦理貸款材料準備
1.高校新生
(1)高中預申請的《貸款申請表》原件。未進行貸款預申請的學生,須在現場簽署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可辦理貸款;
(2)借款學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證原件(臨時身份證可辦理,過期身份證不可辦理);
(3)借款學生和共同借款人的戶口本原件;
(4)借款學生《錄取通知書》原件。
2.高校在校生首貸:
(1)高校預申請的《貸款申請表》原件。未進行貸款預申請的學生,須在現場簽署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可辦理貸款;
(2)借款學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證原件(臨時身份證可辦理,過期身份證不可辦理);
(3)借款學生和共同借款人的戶口本原件;
(4)借款學生學生證原件。
3.續貸:
(1)續貸申請表;
(2)學生或共同借款人身份證原件。注:首貸(續貸)申請表填寫網址:https://sls.cdb.com.cn(流程:登錄-申請貸款-填寫申請表-自行導出并打印,不需蓋章)。
八、還款政策及流程
1.正常還款:學生畢業后,助學貸款每年需要償還利息或本金1次,還款日為每年的12月1日—12月20日。(合同最后一年的還款日為9月1日—9月20日),學生在20日前可以先登錄學生在線服務系統查詢還款計劃,再通過支付寶手機客戶端、云閃付APP線上還款,或帶銀行卡前往宿城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用銀聯專用POS機刷卡(信用卡不可用)。
2.提前還款:助學貸款每月(11月除外)都可以進行提前還款申請,可一次結清合同或歸還500元以上(100元的整倍數),提前還款于每月15日前申請,每月20日扣款。學生在校期間,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補貼。
3.學生畢業后,貸款利息由學生及共同借款人負擔。畢業當年不再繼續攻讀學位的,在3年還本寬限期內只需償還利息,畢業第4年開始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貸款年限低于寬限年限的按合同約定時間還款)。畢業后,在還款期內繼續攻讀學位的應及時向宿城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并提供書面證明,審核通過后,可繼續享受貼息和5年還本寬限期,但貸款期限不延長。
九、貸款逾期的影響
1.貸款合同一旦生效,借款學生的個人信息和借款情況將直接進入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自動產生借款學生的信用記錄,成為借款學生的“第二身份證”。如果借款學生不能按時還本付息,所拖欠的利息和本金會如實反映在信用記錄中,形成不良記錄,對今后的就業、出國、消費、辦理銀行信用卡及車貸、房貸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未按貸款合同約定期限歸還貸款的,銀行將根據實際逾期金額和逾期天數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正常借款利率的130%。
十、相關注意事項
1.辦理貸款業務的學生和家長進入大廳時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2.大廳辦事人員過多時,會采取限流措施,請自覺排隊等候,服從工作人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