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秋是收獲的季節,是鄉村金色的衣裳,是百姓豐收的希望,也是宿城農房改善項目攻堅克難、奮力攀高峰的主戰場……
8月7日上午,宿城區委書記張輝專題調研農房改善項目,深入埠子鎮、龍河鎮等地的農房改善項目施工現場,調研推進項目建設。張輝強調,農房改善項目是民生工程,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緊扣時間節點,高標準定位、高效率落實、高質量建設,在規劃、建設和細節上要不斷提升檔次和品質,助推宿城鄉村振興工作實現新突破。
G235國道穿城而過,不僅承擔著大交通、大樞紐作用,更讓沿線鄉鎮特色發展有了得天獨厚的載體。沿著G235國道驅車前行,埠子鎮肖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正如火如荼,該項目緊扣“藝美肖橋、鄉土風貌、產業融合”特色定位,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高水平編制村莊建設規劃。看規劃、問進度、找不足,在項目建設現場,張輝一一了解項目建設情況并對具體細節提出明確要求。他指出,農房項目要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地方資源優勢,延續村莊原有自然肌理,加大對傳統村落、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進行改善提升。在設計中,房屋外立面的顏色搭配、配套的功能定位要統一、合理、實用,在外立面設計上要符合建筑美學,在房屋戶型設計上要科學合理,在房屋使用上要充分考慮入住群眾需求,讓他們的新房好看又實用。在運營中,要充分遵循市場規律,要有經營的理念、市場的意識,運用“價格杠桿”,學會用“巧”勁,降低資金壓力、規避資金風險,讓農房項目既得民心又得實惠。
古韻秦莊、美麗鄉村。位于埠子鎮鎮區南側的秦莊農房改善項目,重點融合鄉土文化,在保留村中原有樹木、水系的基礎上,打造另一個百姓安家樂業的新家園、城區自駕游的打卡地。張輝要求,秦莊農房改善項目要注重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建筑美學內涵,精心設計、用心打造。要圍繞項目設計定位,邀請專業古建筑施工團隊進行施工,讓規劃落到實處、讓“古韻”不斷彰顯。項目建設中,要注重保護為先、生態優先,重點保護好古民居、古井、古樹等歷史遺存,展現原有風貌,深度融入村歷史文化、民風民俗、自然資源、產業特色等要素,力求項目理念新穎、定位準確、特色彰顯、切實可行。
緊鄰G235國道的劉史莊農房項目,是龍河鎮今年重點打造的一處新型農房改善項目。張輝詳細詢問項目的建設規模、最新進度等,對項目設計提出明確具體要求。張輝要求,要不斷完善內部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以及周邊村莊環境整治,讓搬遷群眾搬得順心、住得舒心。要搶抓當前施工黃金季節,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進度,確保項目每天有進展,每周有變化,如期竣工交付使用。全區上下,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高度的行動自覺,堅決扛起農房改善重大責任。要全面落實區領導掛鉤領辦、設計方案聯合審查、示范項目創建評選、建設實效督查推進等工作機制,全面提升農房改善工作質效。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以人為本理念貫穿農房改善項目規劃、設計、建設等各個環節,注重產業配套,統籌考慮集中居住后的農民生產生活、集體經濟發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各相關部門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把準工作方向、把握關鍵環節,合力組織實施好項目建設,通過農房改善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田園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質樸美麗鄉村要想成為現實,宿城任重道遠。只要我們緊密地團結起來,務實苦干、開拓創新,全力以赴補齊‘三農’短板、加快城鄉融合,就一定可以構筑新時代田園夢,宿城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從‘一處美’變為‘一路美、一片美’的喜人場景就在前方。宿城,也必將能夠譜寫好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最美華章。”張輝臨行前擲地有聲的話語猶在耳邊,陣陣回響。
區領導史巧紅、姜成文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