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資規局全方位護航保障重大項目落地
2024年01月08日09:42 來源: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1月4日至5日
宿遷舉行全市重大項目觀摩活動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作為要素保障部門,宿遷市資規局緊緊圍繞“項目為王”工作導向,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靠前服務、優化流程、強化保障,牽緊重大項目“牛鼻子”,全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3年,深入開展重大項目“護航行動”,統籌省、市、縣三級指標資源,切實做好“增流統籌”,精準匹配重大項目用地需求,22個列省重大項目、354個列市重大產業項目、195個中心城市重點工程項目用地實現“應保盡保”,重點保障了宿連航道二期、沭陽桐昆差別化纖維、泗洪斯迪克MLCC離型膜、泗陽虹海超仿真功能性纖維、濰宿鐵路先行用地等重大項目用地。全年共計保障省、市、縣各級各類項目用地面積約2.22萬畝,累計完成用地審批233個批次,批準用地面積3.78萬畝,為全市扛起“勇挑大梁”重任提供了堅實的自然資源和規劃基礎。
項目“清單化”,掛圖作戰精準推進
想項目之所想、急項目之所急、干項目之所需。服務保障好重大項目順利落地,既要“跨前一步”,更要“精準切入”。市資規局對產業用地項目進行清單化管理,開啟“掛圖作戰”模式,制定重點項目規劃資源服務進度表,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做好圖表化推進、精細化管理、精準化落實。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建設用地審查會審制度的通知》,調整收件清單、優化審批方法,不斷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采取聯合會審、容缺受理、線性串聯審批向并聯審批轉變,全面推進“多測合一”改革,提交材料次數由13次精簡至5次以下,信息化審批實現全環節審批事項網上申報、網上審批和網上辦結。
環節“鏈條化”,要素保障提質增效
優化完善“日報告、周更新、月計劃、季專報”全生命周期、立體綜合式保障機制,統籌推進自然資源領域“地塊規劃、征地報批、供地保障、不動產登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后監管”等各環節、各節點、各時序保障任務,立足“落地、開工、生產、達產”四個維度,抓好跟蹤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在項目準入階段,綜合考量在現有產業政策下,相關項目的投資規模、產出效益、環境影響和安全生產、科技創新、資源集約利用等情況,對項目好中選優,確保土地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從項目準入評審到掛牌出讓、開工前期手續辦理等環節,通力配合,相關手續并聯辦理,確保項目及早落地。
服務“常態化”,打響“投資宿遷”品牌
印發《關于土地交易市場競買保證金使用銀行保函的通知》,探索在現有現金繳納保證金的基礎上,增加見索即付銀行保函作為參加土地競買的履約保證方式,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深入推廣“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供應模式,實現“拿地即開工”25個,“交地即發證”51個。精準實施工業企業分幢分層登記等多項助企紓困政策,有效解決企業抵押融資難題。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促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積極推動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確保增量用地指標投向承載力強、發展態勢好、產出效益高的項目,實現了重特大項目應保盡保、應供盡供。2023年,全市供應土地90%以上用于供應重大產業、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項目。
下一步,宿遷市資規局將貫徹市委提出的“開門穩、開門好”要求,以更足的勁頭、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全面提高重大項目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和服務保障質效,加快項目建成促產達效,加大省、市、縣各級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力度,積極向上爭取更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備戰第一季度用地保障“開門紅”,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多作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