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我市宿城區達到國家級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順利通過年度復核,成功創成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宿遷市自去年開展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以來,已有宿豫區、宿城區兩家創建成功,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覆蓋率達40%,提前兩年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近年來,為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宿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節水型社會建設,在2015年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社會示范區的基礎上,持續深入開展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初步實現了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過度使用向主動節約的“三轉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一是實地調研科學部署。圍繞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出臺《宿城區節水型社會建設中長期規劃》等8項方案和規定,為節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將節水達標建設工作納入年度考核任務,實施“周調度、月通報”,以考核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二是多舉措夯實節水基礎。圍繞灌區節水改造、供水管網改造、生態設施完善等工程項目,宿城累計投資32余億元,實施大中型灌區改造23期,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較2013年0.555提高至0.60;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152公里,管網漏損率明顯下降;建成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61座、提升泵站51座,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三是嚴格執行節水管控。將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管理手段,對青島啤酒等多家大型企業開展用水審計,將月用水量超500立方米非居民用水戶納入計劃用水管理;推行節水“三同時”制度,規范節水配套設施建設及驗收;完善水價機制,累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63.6萬畝,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及非居民用水超計劃加價制度;規范取水管理,深入開展取水許可專項整治,依法加大取用水戶執法巡查力度,堅決查處無證取水等違法取水行為。
四是營造良好節水氛圍。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活動為契機,開展節水宣傳“六進”活動,在用水企業、學校等地采用講座、競賽、節水大使評比等多項宣傳方式,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采取融媒體“不見面”方式宣傳。近年來,該區累計開展大型節水宣傳活動29次,組織志愿者1500余人次,成功創建節水載體120余個,船行灌區獲評江蘇省第二批水效領跑者。
五是試點創新管理模式。以“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為目標,打造了集全區供水、污水處理、水資源管理等九大功能為一體的智慧水務系統;在馬陵河海綿城市公園等5個公園實施海綿城市示范項目,有效利用雨水等非常規水,持續提升該區節水管理水平。(宿城區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