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真、頂真、當真,精塑宿遷改革亮點
(一)“精細”抓試點,探拓國家“經”。宿遷市宿豫區通過政府和群眾的“兩力合一”,探索出了一套改革成功經驗,一是發揮鄉鎮、村居農民用水組織作用,實現用水戶在工程管護、灌溉控制、水費計收方面的自律管理;二是率先完成水權分配,推進區水權先分配到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再由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將水量分配至各用水戶,形成定額節水目標;三是實現分型改革,將推進區細分為自流灌溉區、提水灌溉區、回歸水利用區、末級渠系續建區、土地流轉區五種類型,制定分型改革方案,實行分類改革措施;四是落實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末級渠系管護責任,實現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建設與末級渠系管護責任落實的統一;五是優化量水設施布局,保證終端用水計量到位。在總結試點經驗和優化計量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推行灌溉泵站“以電折水”全覆蓋計量方法,實現了灌溉泵站管理責、權、利三者的統一,水費實收率達到95%以上。列入國家試點的宿豫區在2015年水利部組織的四次督導考評中,成績均處于全國前列,2017年6月13日-14日,國家南方十五?。ㄊ校┺r業水價綜合改革會議在宿豫區召開,省有關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對宿豫區的改革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宿豫區已有2個農民用水協會被農業農村部命名全國示范農民用水協會。
?。ǘ熬_”抓計量,記好自家“賬”。針對儀表計量、設施計量存在的農戶不認同、后期運行維護費用大、人為破壞等實際問題,聯合南通大學科研團隊聯合攻克難題,根據灌溉泵站運行特點,在全國平原河網地區率先以灌溉用電量折算灌溉用水量(以電折水)進行計量,對全市3122座終端提水灌溉泵站實現“以電折水”全覆蓋計量。不僅具有農戶認同、無運行維護費、節省投資等優點,而且具有方便操作、滿足精準計量等特點,形成的以電折水計量方法和管理制度在全省以及全國類似地區得到推廣應用。
?。ㄈ熬摹敝\事權,善為農家“事”。按照“因地制宜,不生搬硬套,不搞一個模式”原則,緊扣改革目標,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科學化解以鄉鎮為單元組建農民用水協會管理單元過大,而以村居為單元限制較大效率低下的難點問題,探索新的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組建路徑。明確組建模式要與管理內容實現有效結合,根據事務職責合理確定管理權的原則,形成了根據農水工程管護需要組建、依托灌溉泵站管理主體組建、借助鄉賢義務護水體系組建、立足耕地流轉承包大戶組建、優化灌區行政管理單元組建等新型路徑。同步完善了農民用水合作組織運行管理配套政策,結合經費渠道和補助規模,確立了考核制度,推進規范化管理。
二、系統抓、抓系統,深入貫徹改革精髓
?。ㄒ唬┳スぷ鞯慕y籌推進。宿遷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作為政治任務,歷任主要領導堅持一張改革藍圖繪到底,強化統籌推進。2016年9月在全省較早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通知》(宿政辦發〔2016〕117號),系統謀劃改革落地。2020年5月5日,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全面完成攻堅時期,市委張愛軍書記專門聽取情況匯報,明確工作部署。王昊市長一線會辦調度,把其作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狠抓任務落實。市委宋樂偉副書記、市政府光華副市長每年專題調研、定期調度,推動水價機制完善、財政獎補資金落實、水利工程管護到位等工作。市水利、發改、財政、農業部門分別成立專班并建立聯合推動、督查、考核驗收機制,積極推動工作落實,緊盯鄉鎮推動主體責任,使改革政策和具體措施通過鄉鎮落實到村組,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各縣區政府均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縣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縣區發改、財政、農業、水利等部門及鄉鎮負責人參加,形成政府統籌、多部門協作的推進機制。
?。ǘ┳C制的系統建設。圍繞水價形成機制、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工程管護機制、用水管理機制等“四項機制”建設,2016年10月各縣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總體實施方案已全部獲政府批復,各縣區2017-2020年度實施計劃均有縣區政府負責審批。全市計劃用水、水價核定、產權改革基本完成,計量方法上突出“以電折水”特色,助推了我市用水定額的精準考核,確保定額考核和節水獎勵實施到位。各縣區出臺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水權分配辦法》,均就用水定額、水權分配、水量確認、計量信息等具體事項制定了詳細規定,保證了精準補貼、節水獎勵和累進加價等政策實施到位。
?。ㄈ┳ベY金的統籌使用。根據國家、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有關政策規定,認真落實“財政花錢買機制”的改革措施,按照“整合與統籌”的工作要求,加大財政督導力度,推動縣區財政按要求落實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資金,通過財政支持和制度保障的政策落實,確保改革的資金需求。截止2019年底,利用省級以上水利發展資金統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專項資金7697萬元,各縣區通過兌現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整合落實精準補貼資金3089萬元,節水獎勵資金498萬元。為建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財政預算安排長效機制,2020年各縣區均將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列入財政預算,其中精準補貼資金1406萬元,節水獎勵資金214萬元。
?。ㄋ模┳ユ湕l的關鍵節點。成本核算及水價核定是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按照省發改委、水利廳有關規定,各縣區物價部門牽頭制定了水價核定工作辦法,明確水價成本組成內容及計算方法,明確由供水單位和農業農民用水協會共同參與水價測定、水價標準經行政審批核定;終端提水灌溉區在行政審批指導價范圍內實行協商定價,經公示后由鄉鎮備案。2018年各縣區物價部門完成改革區域農業水價核定及成本核算工作,分不同灌區、提水和自流灌區以及圩區、平原、崗地等不同區域分別制定單一水價和兩部制水價,明確累進加價措施和節水獎勵標準。
通過實踐探索,我市形成了“制度建設+項目建設+工程管護+財政支持”的改革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排能力,滿足了農業生產的基礎需求,群眾對灌溉用水滿意度明顯提高,“有人管水、有錢管水、及時供水、節約用水”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