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公示,宿遷市黃河故道后續工程施工1標、2標兩個標段榮獲“2018-2019年度治淮建設文明工地”稱號。
該項榮譽是由水利部淮河委員會組織,經各省(市)水利廳(局)初審、平時考核、集中評價,最終確定的省級文明工地。開工之初,黃河故道后續工程以文明工地創建統攬建設管理全過程,以爭創部優省優工程為目標,高點定位、高標準實施,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狠抓工程質量安全,營造文明和諧的辦公施工環境,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優質工程,在該項目具備申報條件的3個標段中,2個標段榮獲文明工地稱號,通過率達66.6%,為今年江蘇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
宿遷市黃河故道后續工程自2018年11月經省發改委批復,2019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拓浚整治五河分洪道15.05千米;疏浚西條堆河12.12千米;新建堤頂防汛道路192.75千米,上堤道路14.5千米;配套沿線建筑物及管理設施等。結合新建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宿遷分中心,配置必要的儀器設備等。截止目前,五河分洪道基本完成,西條堆河全面完成,防汛道路等管理工程全力推進。
黃河故道貫穿宿遷城市發展主軸,是聯系宿遷中心城區、經開區、洋河新區、泗陽縣核心節點的水上廊道,通過系統治理,進一步完善區域防洪、除澇體系,提高了沿線工業、經濟、農業、生態用水等保障能力,大大促進我市沿線現代農業、生態景觀以及洋河酒都、乾隆江南文化旅游區、乾隆行宮、泗陽古黃河濕地公園、平原林海等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