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融合”助力宿遷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2024年03月17日08:16 來源:江蘇生態環境
為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信息系統,進一步高效提升宿遷市生態環境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宿遷市先試先行,構建“省市融合”生態環境智慧監管體系,打造生態環境信息化應用的“宿遷樣板”。
數據共享——打通生態環境數據共享鏈
編制《宿遷市生態環境數據標準規范》,完善生態環境數據資源目錄,暢通數據常態化共享通道。宿遷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構建本地生態環境數據底座與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接,實現跨部門數據交換共享。同時與省廳數據底座實現快速無縫對接,“超低延遲”實現上級、本級、橫向部門、區縣“四大維度”數據歸集、治理和融合管理,打破原有信息壁壘,對數據進行融合研判,實現“線上數據監控,線下執法聯動”,夯實智慧生態和非現場監管基礎,進一步推動環境執法監管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高監管執法效率和精準懲戒能力。
宿遷市智慧監管平臺數據中心
應用互通——構建生態環境智慧應用庫
編制《宿遷市生態環境業務組件化開發規范》《宿遷市生態環境信息化平臺開發建設規范》《宿遷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數據和功能接入規范》等文件,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規范化管理。此外,本地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在與省平臺任務中心應用互通的基礎上,匯聚市級相關工作任務,同步進行分揀、分類、拆解、調度,實現標準、組件、資源協同優化,強化生態環境精細化管控,避免信息系統重復建設,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非現場監管
任務分揀、分類、拆解、調度
門戶互聯——打造省市統一工作平臺
宿遷市率先在賬號體系、功能權限、網絡、門戶等方面實現省市環保工作平臺的統一賬戶體系和權限控制。在此基礎上搭建各業務處室個性化工作平臺,解決用戶多頭登錄難,管理部門找應用、找數據、找任務困難等問題,正式開啟全新的雙向“工作臺傳送門”。其中,與省環保臉譜企業門戶實現融合,對存在數據異常問題通過環保臉譜企業門戶第一時間推送至企業整改反饋,及時消除問題隱患。通過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轉型優化,不斷強化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省市平臺工作臺“傳送門”
個性化工作平臺
隨著一系列全方面多層次的數據、信息應用標準和規范出臺,宿遷市將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以大數據支撐大保護,為建設美麗宿遷,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高質量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