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典型案例(上)
2024年02月04日08:15 來源:宿遷市生態環境局
為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讓破壞生態環境者付出相應代價,市生態環境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檢查、行政處罰等工作,多措并舉、持續發力,辦理了一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為加強警示宣傳,現公布兩起典型案例——
一、案例名稱
江蘇安生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宿遷福坤科技有限公司、宿遷市金嘉利塑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違法排放廢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案。
二、基本案情
2022年4月21日晚,對江蘇安生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生公司”)檢查發現,27臺注塑機(所在的)生產線中有14臺注塑機生產線正在生產,但其配套建設的兩級活性炭吸附裝置引風機未開啟,存在將揮發性有機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事實。
2022年4月27日,對宿遷福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坤公司”)檢查發現,該公司2車間有5臺注塑機正在生產,但配套的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污染防治設施未開啟,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的違法事實。
2022年2月14日,對宿遷市金嘉利塑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嘉利公司”)檢查發現,10條冰箱裝飾條生產線和2條PVC板材生產線正在生產,其PVC板材原料混合攪拌工序和上料工序配套建設的布袋除塵設施引風機均未開啟,車間外布袋除塵設施附近地面有較多粉塵,存在大氣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事實。
三、磋商結果與生態修復
磋商情況。2023年8月30日,宿遷市宿城生態環境局分別和安生公司、福坤公司、金嘉利公司共同委托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公司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工作,經組織相關專家調查評估,并分別出具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專家咨詢意見,測算安生公司生態環境損害數額約為1089元,其自愿賠償5000元;測算福坤公司損害數額約為5000元,其自愿賠償5000元;測算金嘉利公司損害數額約為1528.3元,其自愿賠償7500元。同時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書》,3家企業及時將損害賠償金繳納到區政府指定賬戶。
組建專業公司開展生態修復。為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宿城區政府組織區財政局、潤民集團成立宿遷市青綠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綠公司”),由生態環境局、資規局、水利局等職能部門牽頭組織條線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青綠公司代表政府統一實施替代修復;全區所有的賠償義務人繳納的損害賠償金均匯入青綠公司,統一用于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建設生態安全緩沖區等生態環境修復工作。
根據《宿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同步商請宿城區檢察院介入,開展專業支持和指導監督,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走深走實。
2023年9月20日,宿城區在王官集鎮朱海水庫生態安全緩沖區統一開展了生態環境損害代償修復——增殖放流活動,生態環境局、檢察機關、部分代表委員、賠償義務人參加增殖放流活動。
四、經驗與啟示
一是加強各部門統籌協作
區政府牽頭各相關責任單位分工協作,成立青綠公司,全面聚焦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加強了部門之間配合協調,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創新修復方式
因部分賠償義務人產生的損害賠償金數額較少,宿城區一改以往每個企業單一修復各行其是的模式,通過匯入青綠公司,由國有企業統一開展生態環境修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擴大了生態修復的效果。
三是修復更具針對性
宿城區依水而生、因水而美,南臨洪澤湖,北接駱馬湖,京杭大運河、古黃河穿城而過,水是宿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古黃河、民便河、朱海水庫、牛角淹水系互通互聯,通過增殖放流,能進一步擴大水體生態系統活力,有效改善宿城區水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