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遷”變·十年回眸⑤丨強化隊伍建設,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
2022年10月16日08:20 來源:宿遷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市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發展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實現從“局部好轉”向“根本好轉”轉變,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持續提高,“綠色”成為宿遷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10月11日起,宿遷市生態環境局推出“生態‘遷’變·十年回眸”系列報道,從不同角度回顧總結、展現十年間全市污染攻堅、綠色發展經驗和成果,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擼起袖子加油干,繼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環境執法篇。
“以前怕他們來,現在盼他們來,幫我們解難題,加快綠色發展?!蔽挥谒蕹菂^的江蘇愛之家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小喜說,在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督促、支持下,企業樹牢環保意識、轉變發展理念,以“低價格、高質量、綠色環?!钡漠a品贏得市場,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家具生產、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專業實木家具定制企業。
這是宿遷生態環境執法部門深入踐行“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理念的最好注腳。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把環境執法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來抓,下大力度鍛造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同時,深入思考、轉變思路,把生態環境保護與服務企業發展區分開來、統一起來,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質效。
零容忍,依法依規監管
近三年來,宿遷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6萬人次,排查企業2.7萬家次,立案處罰2135起,實施按日計罰5件、查封扣押17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8件,發現涉嫌環境犯罪移送公安機關32件,生態環境執法“牙齒越來越鋒利”。
生態環境執法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利劍”,過去十年,宿遷始終保持對突出環境問題“零容忍”態度,持續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質效,堅決做到“依法依規監管”。
創新交叉檢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按照“全年練兵、全員練兵、全過程練兵”的要求,執行生態環境執法“543”工作法、現場執法“八步法”、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不定期開展交叉執法檢查,有效彌補基層執法力量的不足。結合上級部署,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銷號”百日攻堅、環境污染問題排查攻堅執法專項行動、深化固體廢物領域專項執法打擊行動、環境風險隱患大排查行動、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等各類執法行動。
創新線上監管與線下巡查相結合,在全市重點排污單位和重點監管企業推動在線自動監控、視頻監控、用電監控等設施設備的安裝和聯網,建立健全自動監控設備的在線巡查制度。組織人員圍繞“雙隨機”、信訪投訴熱點、行政處罰案件辦理等方面開展線下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立案查處到位、問題整改到位。
創新嚴格執法與科學立法相結合,與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持續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步,堅持立法先行,牽頭組織起草《宿遷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宿遷市駱馬湖水環境保護條例》等5部地方性環保法規草案,夯實守護綠水青山的法律基礎。
心貼心,有力有效服務
在宿遷,生態環境執法就是找茬、罰款,說話硬邦邦、不通人情的固有印象正逐步改變?!八麄兒軐I,體現在發現問題上,更表現在幫助解決問題上。”前段時間,宿遷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主動上門,幫助宿遷楚霸體育器材有限公司解決了在線監控設備故障,讓企業負責人欣喜不已。
在環境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氛圍中,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在“依法依規”監管的同時,拓展思維,創新辦法,探索機制,力求“有力有效”服務,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雙贏”。
為此,全市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執法“多說一句話”,將普法與執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服務與監管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僅很好地服務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牢牢守住了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紅線。
此外,積極開展百名環保人員進百企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專項活動,深入企業走訪了解、幫助企業解決環保問題,并集成綠色信貸、應急管控豁免等政策,先后爭取中央和省級環保資金34.91億元、綠色獎補資金570.86萬元、綠色信貸資金20.51億元,支持企業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宿遷還優化生態環境執法自由裁量權,對輕微違法、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試行暫緩立案不予處罰,實行指導、教育和整改;對首次違法、依法應予處罰的,采取低限處罰,重在促進問題整改;對屢教不改或主觀故意的,依法頂格處罰,既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又引導企業增強環保意識,加大環保投入,積極轉型、綠色發展。
強隊伍,提升執法能力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核心在人。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堅持黨建引領,聚力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成為全市生態環境工作者特別是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鮮明特質。
黨建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培育“黨建領航,助力企業綠色發展”特色黨建品牌,以品牌的影響力提升“黨建+業務”的融合力,進一步強化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深入開展“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培育、擴大“工業企業環保指導手冊”應用范圍,激勵廣大企業進行源頭治理,已培育5家全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和18家市級“綠色標桿”示范企業。
非現場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試點“污染防治設施配用電監測與管理系統”,推廣有動力污染治理設施用電監管云平臺,對污染源和環保設施用電進行實時監控,累計安裝點位10273個,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環境狀況監測全覆蓋。強化日常在線數據查看和抽檢,定期梳理各企業出現數據超標后濃度突降、數據恒值、零值異常等情況,形成線索清單。累計發現在線監控設施不正常運行違法線索100余條。
人員隊伍進一步優化。常態化開展全要素、全時段、全過程的執法崗位大練兵和崗位建功活動,通過以考促學、外出跟學、以戰帶學等形式,強化執法人員素質建設和能力培訓工作。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典型案例指導制度等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推進規范執法、文明執法。
此外,執法裝備進一步更新。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執法機構輔助裝備購置,無人機、暗管探測儀、水中重金屬分析儀、顆粒物快速檢測、便攜式揮發性有機廢氣檢測、風速儀等一大批執法輔助裝備采購到位,安排廠家對新購置的裝備開展使用培訓,以高科技手段彌補人力不足的缺陷。(邵丹 徐萬寧/文 圖片來源: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