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宿遷市生態環境局舉辦六五環境日主題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琳琳主持發布會并現場發布《宿遷市2020年度環境狀況公報》,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與科技處、市固廢輻射與機動車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分別就《宿遷市“綠色標桿”示范企業申報實施方案(試行)》、《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立法草案起草情況》和《宿遷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內容進行發布,最后還就相關內容接受媒體記者提問。
《宿遷市2020年度環境狀況公報》指出,2020年,全市上下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為目標,按照省生態環境廳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深入推進污染治理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省公布的《2020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中,我市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6.4%,位列全省第一。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268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3.2%,同比增加10.2個百分點。全市降水pH年均值為7.06,介于6.35~7.81之間,與2019年相比,雨水pH值穩定,未出現酸雨。全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市11個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全年達標率為100%。2020年,對全市14個國家網基礎點位和5個省控網點位進行調查監測,按《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評價,各監測指標含量遠低于標準值,監測結果達標率為100%。全市聲環境質量和輻射環境狀況良好。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指數)為64.9,各縣區EI指數介于55.8-69之間,全市及各縣區生態環境均處于良好狀態,泗洪縣最高,宿城區最低。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共投入152.7億元,較上年增長14.6%,占地區生產總值4.68%。
《宿遷市“綠色標桿”示范企業申報實施方案(試行)》目的在于引導激勵企業自主申報環保“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市生態環境局及各縣區生態環境部門主要開展了以下4項工作:一是市縣聯動,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培訓宣貫工作。二是專業幫扶,組織行業專家對企業申報實施方案進行論證指導。三是積極探索,多渠道幫助解決企業申報資金需求。四是學習先進,組織重點廢氣排放企業到外地考察學習。
《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立法草案起草情況》明確,自我市人大有地方性法規立法權限以來,全市已頒布實施了11部地方性法規。其中,宿遷市生態環境局負責起草的有2部,分別為《宿遷市古黃河馬陵河西民便河水環境保護條例》和《宿遷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另有2部已列入今明兩年立法計劃,分別為《宿遷市洋河雙溝酒產區地下水保護條例》(草案)和《宿遷市駱馬湖水環境保護條例》(草案)。
《江蘇省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實施方案》表明,通過3年時間,構建較完善的汽車排放檢驗和維護閉環管理機制,形成汽車超標排放治理監管體系,不斷提高汽車排氣污染治理能力。2021年4月至6月,試行開展超標排放汽車的檢測與維護閉環管理。2021年7月起,全面實行超標排放汽車的檢測與維護閉環管理,超標排放汽車應到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維護修理,維修合格后再到汽車排放檢驗機構進行復檢。
2022年底前,各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全面建立排放檢測、維修治理和執法處罰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道路車流量、入蘇車流量、超標排放重型柴油車處罰等數據共享,初步建立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測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
在媒體提問環節——
就已經出臺的《宿遷市古黃河馬陵河西民便河水環境保護條例》和《宿遷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宣傳貫徹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與科技處處長周家軍指出,在《宿遷日報》、速新聞、宿遷新聞、宿遷手機臺等媒體,開設《法規實施在宿遷》專欄,密集推出《條例》宣貫動態新聞及解讀報道。累計發放《條例》3000余本,張貼宣傳海報2000余張,散發各類宣傳彩頁3000余份,懸掛條幅1000余條,推出小課堂10余期。深入推動普法進企業、進工地、進碼頭、進社區,通過“宿遷環保”微信公眾號開展有獎知識問答活動。在地方法規運用方面,按照《宿遷市古黃河馬陵河西民便河水環境保護條例》實施要求,建設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對縣區實施河流區域生態補償,落實河流斷面長責任制度。同時,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自2020年3月1日《宿遷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實施以來,運用該《條例》查處案件50余起,累計罰款200余萬元。
就給予“綠色標桿”示范企業一些激勵措施,具體有哪些?接下來有哪些工作計劃?
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吳昌金指出,《實施方案》中明確的激勵措施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一是取得“綠色標桿”示范企業的,列入正面清單管理;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免于停產、限產;除“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外,我市不再出臺其他應急管控期間豁免政策(原享受豁免的企業從2022年1月起不再單獨豁免)。二是“綠色標桿”示范企業自動列為市生態環境局信用評價綠色企業和宿遷市綠色信任企業。三是“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在項目技改或擴建時優先安排相關污染物排放指標。四是“綠色標桿”示范企業享受環境稅減免或者返還政策。五是“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在申請污染防治資金、綠色信貸方面優先。
為持續推進“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建設,爭取年內培育成功一批“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將做好以下3項工作。一是強化宣傳引導。二是壓實主體責任。三是明確培育時限。
就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具體意義?目前全市有多少家I站和M站?
市固廢輻射與機動車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副主任宋波指出,目前,全市共有I站26家、M站18家。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I/M制度),一是能迅速有效降低機動車的污染排放,對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都有良好的削減效果;二是使在用車達到自身最佳排放凈化水平,帶給車輛更好的安全性能,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同時經過維護保養可提高在用車的燃料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