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已印發《宿遷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動各縣(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
依據《方案》,宿遷將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和流域生態功能為目標,按照“守底線、優格局、提質量、保安全”的總體思路,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確保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
01、《方案》提出
堅持保護優先、實施分類管理、加強統籌銜接,在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基礎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到2025年,宿遷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宿遷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率先實現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02、《方案》明確
科學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在全市劃定環境管控單元297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64個、重點管控單元124個、一般管控單元109個。實施分類管控,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省域、淮河流域管控要求,準確把握區域發展戰略和生態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市域總體準入要求和環境管控單元準入要求。
03、《方案》要求
各縣(區)人民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應將“三線一單”確定的生態、水、大氣、土壤、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作為區域生態環境準入和區域環境管理的重要依據,與國土空間規劃以及其他行業發展規劃充分銜接;在產業布局、結構調整、資源開發、城鎮建設、重大項目選址時,應將“三線一單”確定的環境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重要依據 ,并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執法監管等過程中做好應用,確保與“三線一單”相符合;將“三線一單”成果作為改善環境質量、實施生態修復、防控環境風險的重要依據,加快治理水、大氣、土壤環境污染,推動實現環境質量約束性考核目標;突出抓好“三線一單”在產業園區的落地實施,規范和引導開發建設行為,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建設完善環保基礎設施,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切實加強環境監管執法,著力防范產業園區生態環境風險,全面推動產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此外,具有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應把“三線一單”作為監督開發建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依據,將“三線一單”確定的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作為環境監管重點區域,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作為重點內容,推進生態環境監管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
04、《方案》明確
宿遷市“三線一單”原則上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同步更新調整發布。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空間管控區域面積將根據國家和省最新批復實時調整。因國家與地方發展戰略、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環境質量目標等發生重大調整,所涉及的環境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確需更新的,由市生態環境局統籌做好“三線一單”的定期更新工作,市發改委、工信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分工,及時配合更新“三線一 單”相關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