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作為陣地依托,用科技強化業務基礎。近年來,宿遷市生態環境局以責任詮釋擔當,通過實施兩手抓、兩手硬的策略,使黨建引領與科技賦能相得益彰,助力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在積極推進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建設的過程中,率先取得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核發的計量認證證書,成為全國首個運用遙感技術準確監測機動車尾氣的地級市。
機動車尾氣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分為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四大項,由尾氣排放造成的移動源污染已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防治緊迫性日益凸顯。為此,生態環境部2018年提出加快建設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的要求,各地都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資源,安裝了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但受到技術開發的局限,每臺設備的應用成本達到百余萬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項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推廣應用。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在與深圳安車檢測有限公司合作后,攻堅克難,努力完善設備的軟件開發應用,局黨組在工程技術人員中發出倡議,號召黨員干部在污染防治工作中爭做“排頭兵”和“領頭雁”。該局分管危廢、放、輻射、尾氣、化學品的主要負責人都是黨員,他們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組織編寫程序、拓展運用功能、完善設備數據精度,并多次與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接,開展計量(CMA)認證工作,通過持續艱苦努力,該運用技術在2020年11月17日提交申報材料,并順利通過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審核,此后又在12月通過了計量認證專家組現場核查,目前已取得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認證證書,由此開創了全國機動車尾氣電子化監測的先河。這不僅為大氣污染防治作出積極貢獻,也為公安部門對超標車輛處罰提供了詳實的法律數據,成為該領域內遙感技術先試先行的創新典范。
在發揮科技創新作用的同時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著力加強黨建引領服務意識,全面打造服務型機關。特別是在危廢、放、輻射、尾氣等涉及高新技術應用的領域,面對更艱巨的防治工作,在從源頭做好服務的同時,落實審批事項不見面辦理,壓縮辦事清單和承諾時間、取消預審等一系列環節,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2020年以來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共審批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165個、完成輻射項目環評審批21例,出具輸變電項目初步意見15項。在通知行政審批結果環節中,將《輻射安全和防護管理告知書》和監管注意事項材料一并進行寄送,進一步加強了相關法律法規及日常監管要點的宣傳貫徹。該局還以對企業負責的態度,未雨綢繆做好防范工作。強化相關技術利用,加強項目輻射安全隱患排查,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能力建設。2020年,全市共檢查相關單位111家,整改到位23家。經過排查,確保化工企業無使用放射源、放射源應用單位無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
與此同時
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激發全局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創造力,為環境治理插上“科技翅膀”,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