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生態辦公布了《2019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宿遷百姓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3.6%,全省最高。此外,超過九成百姓對空氣質量、土壤質量、環境綠化、公共廁所衛生條件滿意,超過八成百姓對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滿意,這些調查指標均位居設區市第一名。
盛開的梨花和怒放的二月蘭
根據《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要求,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今年1月開展了2019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涉及地區自然環境情況、市政環境衛生情況、地區污染情況、村莊環境治理情況和總體評價等方面,全面掌握百姓對所在地區生態環境的看法和感受。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去年以來,宿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以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如畫的駱馬湖東岸
具體工作中,宿遷積極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構建“激光雷達+微型空氣站+走航車”網格化大氣管控體系,并強化重點領域污染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年PM2.5濃度均值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8%,降幅位居全省第三;與淮安、徐州、連云港三市簽訂流域橫向生態保護合作與跨界區域補償協議,起草宿遷和宿州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控合作協議,促進跨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實現地表水7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達標率并列全省第一;銷號整改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并開展“回頭看”,落實長效監管。
洪澤湖濕地郁金香盛開
在此基礎上,以企業排污許可證為載體,整合企業行政許可、移動執法、信用評價等數據,借助信息化技術,以最有效的手段提高精準、精細監管水平,并實施綠色金融政策,優化執法自由裁量權,實行差別化應急管控,加強隊伍建設,在破解難題中解放思想,創新舉措,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持續擴大生態環境容量,厚植宿遷綠色發展“家底”。
篤信“生態為歸宿”的宿遷人,正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繼續按照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要求,以最嚴肅的態度狠抓生態經濟建設,以最嚴厲的要求推進環保問題整改,以最嚴格的標準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以實實在在的攻堅成效切實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