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的藍天碧水,需要每個企業的共同參與!
為進一步加強工業污染源管理,督促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企業生態文明行為規范14條,并推出宣傳漫畫。
一、開工之前需審批,重大變動重新報
建設項目環評未經審批,不得開工建設。批準后項目規模、地點、生產工藝等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
二、環保設施同步建,投產驗收要及時
建設項目需配套建設的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并按要求開展自主驗收。
三、按證排污才合法,超證排放受懲罰
企業自主申領排污許可證并按證排污。未取得許可證排放或超標、超總量排放都屬違法行為。
四、有機廢氣需收集,收集處理雙九十
產生有機物廢氣的工段,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并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確保收集和處置率達90%。
五、生物質能雖鼓勵,摻燒煤炭卻禁止
禁止在生物質燃料中摻燒煤炭。
六、弄虛作假要不得,偷排偷倒擔刑責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或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方式違法排污。如有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定刑。
七、自行監測常開展,信息公開成常態
企業要對工業廢氣和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通過網站、大屏進行公開。
八、在線監控不可動,治理設施莫擅停
企業應當安裝使用監測設備并正常運行,嚴禁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
九、用電工況顯神威,擅停設施現原形
宿遷用電監管云平臺對企業用電狀況實行24小時監管,如有預警將立即組織現場核查。
十、固廢貯存需規范,場所設置得合規
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必須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十一、危廢轉移有證尋,分類隔離很重要
從事收集、貯存、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申領經營許可證。危險廢物貯存要粘貼標簽,分類存放。
十二、應急預案需編制,定期演練莫忘記
企業應編制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
十三、亮證執法不可拒,特殊處罰按日計
環境執法人員有權進入現場開展監督檢查。針對超標或超總量排放、暗管滲井偷排、偽造監測數據等行為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十四、處罰決定要履行,遵規守法天地寬
企業嚴格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到期不繳納罰款,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加收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