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四動齊驅”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2023年08月05日08:41 來源:江蘇省人社廳
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再創新高。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宿遷市創新落實全國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打好拓崗位、精服務、兌補貼、提技能等工作組合拳,全力助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到5月底,全市促進大學生等青年就業創業1.52萬人,同比增加 4.3%,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創業貸款4800余萬元。
一、堅持崗位帶動,擴大就業容量
一是開展留宿就業“春風行動”。利用春節期間人員返鄉團聚有利契機,搜集全市主要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產業鏈重點企業,面向大學生群體提供優質崗位5000多個,通過線上直播招聘、線下懇談交流方式,達成就業意向3527人。二是舉辦“留雁”專項招聘行動。組織洋河酒廠、浙江天能等94家重點企業面向宿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學院畢業生提供優質崗位近2500個,達成就業意向146人。開展“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人員專項招聘等工作,選拔57名優秀高校畢業生充實基層力量。三是實施精準就業見習行動。緊扣全市20條重點產業鏈培育以及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發展需求,重點挖掘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金融等領域優質見習崗位,定期組織線上見習“雙選會”,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往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分批次組織供需見面會,全市開發見習崗位13649個,組織見習2755人,見習人數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擴大事業單位崗位規模。挖掘崗位空缺,積極與編制部門溝通協調,將年內自然減員用于公開招聘。充分利用教育、衛生系統吸納高校畢業生資源優勢,開展高頻次公開招聘。全市發布面向高校畢業生校園招聘公告12個,同比增加50%;招聘1340名高校畢業生,同比增長26.6%。
二、堅持服務促動,促進人崗匹配
一是實施線下引才“深耕”行動。深耕沈陽、西安、武漢、成都等20個重點城市,精準對接契合度高的高校,赴青島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高校舉辦“校園宿遷日”等活動,全市促進大專以上高校畢業生就業8278人。二是開展“四送”進校園活動。即“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進校園,與格力大松等200余家知名企業開通“校企直通車”,錯時、分類對接中小企業進校招聘,達成就業意向近100人。三是實行“131”就業服務行動。人社、教育部門通過數據共享,精準鎖定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施“一人一檔一策”精準幫扶,重點面向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次崗位推介、一次職業培訓“131”服務,全市已幫扶865名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
三、堅持資金拉動,提升就業質量
一是發放求職創業補貼。實行求職創業補貼全程線上申請、線上審核、線上發放,全市為544名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81.6萬元,有效緩解殘疾、低保等困難畢業生求職壓力。二是發放人才生活購房等補貼。面向新引進到該市全職就業或自主創業地高校畢業生,給予5-30萬元人才購房券補貼,已審核通過69人,涉及補助金額835萬元。對新引進高校畢業生,根據學歷層次,按年發放3-50萬元生活補貼,已審核通過190人,補貼金額665萬元。三是發放返鄉創業就業補貼。實行“返鄉十條”、“穩崗留工十二條”等政策,對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春節期間留崗過年以及春節后包車返崗等均給予補貼,鼓勵大學生在企業就業、留崗、返崗,全市為4236人發放返鄉各類補貼267.3萬元。四是發放富民創業貸款。為符合條件大學生創業者,按照個人最高5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300萬元標準給予富民創業貸款扶持。全市發放富民創業貸款2682萬元,支持大學生創業419人。五是發放企業吸納就業補貼。對企業招用符合條件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的,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已發放14.85萬元,惠及289人。發放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5.98萬元。
四、堅持技能推動,增強就業能力
一是開展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實施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面向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大規模開展勞動預備培訓、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等,并給予培訓補貼。全市開展高校畢業生培訓2520余人,兌付補貼248.7萬元。二是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比武練兵。積極組織大學生等青年參加江蘇省百萬技能人才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等,全市開展職業技能競賽20余場,近1000名大學生等青年通過競賽晉升職業資格。三是開展創業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選聘“創贏宿遷”創業指導專家團,舉辦創業指導專家團基層行活動,進高校提供免費創業指導等服務,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各類創業服務15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