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一個不能少!
2023年09月21日08:15 來源:速新聞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
從宏觀來看
源于三產共興托起發展希望
回歸百姓身邊
則來自民生保障的溫暖底色
宿遷便是如此
宿遷有一件做了多年的事——
每年堅持以“1號文件”的形式
排定實施100項民生實事項目
從未間斷
9月14日上午
“推動宿遷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第五場——
“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專場
市民政局走進發布會
現場介紹相關工作情況
為了讓幸福路上
一個不能少
宿遷重點在三個方面久久為功
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把底線筑得更牢
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共保障低保對象13.7萬人、特困供養對象1.75萬人、困難殘疾人8.4萬人、困境兒童9597人,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55人次,幫助尋親成功15人,發放各類保障金8億元。
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建成全市統一幫扶救助信息平臺,市、縣、鄉、村四級社會救助幫扶中心(站)全部進駐同級政務服務中心。今年以來,四級幫扶救助中心共受理政策咨詢7.81萬件,辦理救助申請3.31萬件。
打造“便捷式”臨時救助模式。今年以來,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1458萬元,惠及1.64萬名困難群眾。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把服務做得更優
建強服務陣地。連續5年將“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作為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推動全市1401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達到國家標準。
探索治理新路。積極構建黨建引領、融合共治、運行高效的新型農村社區治理新模式。泗陽縣穿城鎮顏圩村和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入選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宿豫區、宿城區獲批全省“五社聯動”試點區,試點數量全省第一。
優化便民服務。在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統一設置“全科服務”“幫辦代辦”綜合窗口,配齊配強“全科社工”,通過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無差別”線上線下辦理各類事項。
推動多元參與。大力推行“五社聯動”共生發展機制,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與服務水平。全市共登記成立各類社會組織3601家,備案成立社區社會組織939家。
優化基本社會服務,把供給做得更強
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建成運營145家養老機構、16家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4家醫養結合型護理院(康復醫院)、793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16個街道綜合性日間照料中心;將16萬名高齡、獨居、困難老人納入居家養老上門關愛服務保障。
困境兒童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常態化開展關愛兒童類公益項目,積極探索構建“3+4+N”未保關愛新機制,推動“六大保護”聯動發力,打造具有宿遷特色的關愛體系。全市共建成省級兒童關愛之家145個,評選30家“蘇童成長”踐習基地,95個鄉鎮(街道)均設立兒童督導員、1401個村(居)全部設立了兒童主任,同步為1000余名農村留守、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殯葬改革進一步深入。在全面完成鄉鎮公益性公墓、民營殯儀館收歸公有、回歸公益的基礎上,持續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規范遺體接運車輛、經營性公墓服務行為。目前,全市5家經營性公墓全部完成新一輪價格備案,價格降幅5%~30%。
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
破解民生難題,宿遷仍將踏浪前行
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服務項目擴量提質
聚焦深改革強動能,推動改革項目出新出彩
聚焦數字化信息化,推動智慧民政建設提優提速
切實當好困難群眾的“貼心人”、基層治理的“踐行者”
努力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人民群眾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