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省被民政部列入全國不規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四個試點省份之一,根據國家和省部署安排,結合地方地名管理實際,宿遷市穩妥有序開展不規范地名清理整治活動。
一是全面梳理排查。將清理整治重點確定在含有“大洋怪”字詞的問題地名、批而不用或用而不全的在售樓盤和老城區改造與新城區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無名路等3類地名,聯合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逐一實地排查,梳理出46條不規范地名信息。
二是加強評估論證。組織地名、文化等領域的專家依據“有錯必改”“應改盡改”“沒有負面影響的可以不改”的基本原則,對梳理出的初步清單從可行度、認可度、可控度等方面進行充分論證評估,并征求當地居民意見,確定了對其中14條不規范地名進行清理整治,如泗洪縣“臻龍國際廣場”“花園口國際廣場”等擅加“國際”的商業廣場和市區“黃金時代”“江山賦”等擅用宣傳名、推廣名的在售樓盤。
三是實施精細操作。提前協調網信、宣傳部門密切關注輿情防控,細致穩妥開展“顯微鏡下手術”,對房地產開發單位做好事前政策解讀、事中督促整改、事后跟蹤監管,獲得居民、建設單位的全力支持,目前已有9條不規范地名清理整治到位。
四是強化源頭管控。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為契機,健全完善地名管理服務的長效機制和制度規范,細化符合地方實際的地名命名規則,在堅決遏制新的不規范地名產生的同時,指導申請單位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形成一批如“楚源名筑”、“楚韻麗都”等彰顯宿遷歷史文化特色的地名。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