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2022年09月30日09:02 來源:宿遷檢察
9月29日,宿遷市召開1+X新聞發布會,宿遷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吳杰介紹宿遷市檢察機關通過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有關工作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
2022年9月5日至9月11日是第九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個人信息防護是網絡安全的重要一環,2020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共起訴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37件116人,其中涉及銀行業9件、通信行業10件,以及房地產、網絡平臺等領域18件。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當前個人信息保護面臨行業特性明顯、人群針對性強、危害性比較大、多部門職責交叉或者職權定位不夠明晰導致監管合力不足等四個問題。
在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專設公益訴訟條款,明確將個人信息保護納入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以來,宿遷檢察機關向有關行政機關、企業發出檢察建議6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6件,法院支持公益損害賠償金73.2萬元,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促進個人信息合理規范使用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辦案中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檢察職能融合履行。注重通過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實現打擊犯罪、保護權利、促進監管、維護公益的多重價值目標。如宿豫區檢察院辦理陳某等11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通過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讓被告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一并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的民事侵權責任。二是注重從個案辦理推動行業治理。針對一些行業出于商業營銷目的泄漏個人信息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以公益訴訟個案辦理推動行業規范治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現 “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轉變。如泗洪縣檢察院針對某通信公司代理營業廳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便利,非法獲取客戶手機號碼及驗證碼的情況,向該公司發送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客戶個人信息保密管理。三是傳遞個人信息保護理念。邀請鄉賢公益訴訟觀察員、“益心為公”云平臺志愿者,參與公益訴訟調查取證、聽證,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聚焦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突出問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強化檢察機關內部銜接配合、構建司法、行政聯合監管格局共同形成大保護工作格局,維護個人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
作為公民個人來講,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防范和保護個人信息?刑事、民事公益訴訟雙重追責、斬斷個人信息買賣“黑”鏈條;溯源治理斬斷營業廳中的“黑手”。吳杰副檢察長還回答了記者問,并發布兩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