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新增兩家省級雙擁示范基地
2021年12月29日08:41 來源:宿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近日,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命名第二批30家雙擁示范基地,宿遷市小蔡集烈士陵園(已更名為宿北大戰烈士陵園)、泗洪縣大王莊黨性教育基地榜上有名。
近年來,宿遷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光榮傳統,注重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建設了一批包括雙擁和國防教育主題的紀念館、革命和歷史遺址等。至此,宿遷市加上江蘇宿遷國家糧食儲備庫、宿遷技師學院等兩家江蘇首批雙擁示范基地,共有4家省級雙擁示范基地。
宿北大戰烈士陵園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指示精神,宿豫區委、區政府在宿北大戰中心戰場——白鹿湖社區的烈士陵園基礎上,緊扣蘇北農房改善首批省級示范項目——白鹿湖新型農村社區振興發展,規劃了宿北大戰紅色教育基地,建設融合黨員干部培訓、紅色文化研學、國防教育等一體的輻射蘇魯皖地區乃至全國的黨性教育地。
宿北大戰紅色教育基地作為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一期項目以“戰壕”形式,全面展現宿北大戰的歷史地位、戰役歷程、軍民魚水情、軍事貢獻等內容。二期項目以主要戰斗場景及遺址復原為主,配套建成“五大組團、18個版塊、31所主題場館、9間互動課堂”組成,全面展示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以及軍隊創建、改革創新等百年歷程,全面講述不同時期地方黨政軍民奮斗場景,實行革命文化收藏、保護、展陳、教育、學習、體驗、傳播、交流、弘揚“九位一體”發展,是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之一,現于2021年7月1日正式開園運營。
大王莊黨性教育基地
大王莊位于江蘇省泗洪縣美麗的洪澤湖西畔,抗戰時期曾是新四軍四師師部、淮北區黨委、淮北行政公署所在地,被譽為“淮北革命圣地小延安”。新四軍四師自1942年12月移駐大王莊,實行黨、政、軍合署辦公,到1945年10月撤離,給大王莊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故事。鄧子恢、彭雪楓、劉瑞龍、張愛萍、張震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生活戰斗過,這里是全國19個抗日民主根據地之一,為全面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與重大貢獻。
為再現和回眸這一光輝歷程,在新四軍后代們的關心支持下,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建設了大王莊黨性教育基地,該基地總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主要有:彭雪楓、鄧子恢、劉瑞龍等19處舊居以及雪楓軍政大學,新四軍四師師部、拓展訓練基地等。整個基地以圖文并茂、現場體驗等形式,采用序時的手法完整地講述了新四軍四師移駐大王莊的歷史史實,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在大王莊期間,克服各種困難,克敵制勝,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歷史場景。作為革命老區,泗洪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特別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的重要指示,依托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始終繼承和發揚新四軍“鐵軍”精神,矢志打造全國一流的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