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公司通過云會議系統召開了領導班子碰頭會,對近期戰“疫”保電、護航企業復工等相關工作進行再部署。疫情期間,云會議系統以其“無接觸”的優點,成為當前公司力推的網上辦公模式之一。
為了更好地防疫,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行網上辦公,減少人員流動;通過可視化、智能巡檢等“黑科技”確保防疫期間供電安全可靠,助力復工復產;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電腦和手機APP辦理電費業務,提供“不見面”貼心服務。
網上辦公,“面對面”且“無接觸”
疫情當前,不與人接觸是最安全的防護措施,但公司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滯。
安監部員工高金索負責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日常工作,連日來,公司在應急指揮中心通過云會議系統召開的工作會議,讓他對“不見面”“無接觸”有了更深的感受。
“近期公司召開的新冠肺炎期間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電網工程復工專題視頻會議,都采用了云會議的形式。”高金索說,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在線辦公成為一種新的辦公模式。
“疫情期間,公司使用頻次最高的是云會議系統。”公司調控中心員工李站介紹,該系統相對成熟,公司已使用兩年。為助力公司網上辦公,近期,調控中心還專門對“云會議”系統安裝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安排專人全天候值守,確保遠程辦公溝通順暢,保障各類重要會議線上召開,有效減少人員聚集。
除了云會議,“學習強國”視頻會議系統也成為公司線上辦公常用軟件。2月14日,公司黨委通過該視頻會議系統,召開了提升基層支部政治生活質效工作會議。會議期間,黨建部員工曹子西一邊用手機進行視頻,一邊將會議重要的部分記錄在本子上,一個多小時的會議緊湊而有序,各項工作都詳盡布置。
(“學習強國”視頻會議系統也成為公司線上辦公常用軟件)
“家里的口罩夠用嗎?消毒液還有嗎?我們可以每個人捐出來幾個,等快遞通了就立馬給你寄過去。”18日,公司“初星”青年黨建研習夜校的學員,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向遠在湖北隨州的小伙伴陳旭送上溫暖。陳旭說:“有了大家的在線陪伴和打氣,讓我更加堅信冬天會過去,我們會相聚在陽光明媚的春日。”
遠程遙控,黑科技化身一線“偵察兵”
“疫情期間,多虧了我們的這位特殊‘同事’,不僅大大提高了我們工作效率,還降低了我們員工外出的感染風險。”公司變電運維室員工蔣碩口中的這位特殊“同事”就是智能巡檢機器人。
(智能巡檢機器人成為運維人員得力助手)
運維人員只要在班組集控平臺通過遠程遙控,就可以命令機器人自動開展站內巡視工作,它既可以通過攝像頭逐一對變電站的設備外觀、運行狀態和異常聲響進行檢查,還可以自動記錄下各類壓力、泄漏電流、油位油溫等表記數據,更厲害的是,它還可以自動對設備開展紅外測溫工作,對溫度異常的設備部位進行實時連續的跟蹤監測。
據介紹,目前,公司變電運維室負責宿遷三縣兩區30座220千伏變電站和宿遷市區46座110千伏及以下的變電站日常運維巡視工作。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市各地都加強了交通管制,導致部分變電站的進出道路無法正常通行,這給變電站的日常巡視工作增加了不小難度。
面對該情況,變電運維室積極應用變電站視頻系統,助力應對疫情給安全供電帶來的挑戰。“變電運維室所管轄的變電站目前都安裝了遠程視頻系統,值班人員在班組駐地的電腦上,輕輕點擊鼠標,就可逐一查看變電站每一區域的設備外觀和運行情況,通過這種視頻巡視的方式,運維人員就可以減少與外界人員的非必要接觸,也減輕了運維人員頻繁奔波的道路交通壓力。”蔣碩介紹,段疫情期間,遠程監控系統幫助運維值班人員及時發現并消除了變電站的漂浮異物、安防設備異常等缺陷,可謂是關鍵時刻“靠得住”。
(遠程監控系統幫助運維值班人員查看變電站運行情況)
“張師傅注意,220千伏汪萬線41號塔附近發現一輛吊車,請立即巡檢。”2月18日上午,正在值班的沭陽縣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員工潘必鑫,發現監控警報后,立即與線路第一責任人進行了聯系。最終,反饋來的情況是,作業吊車距高壓線桿塔有50米左右的距離,隱情排除。
“我們在輸電線路安裝了監控抓拍裝置,值班人員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輕松而準確得到輸電線線路運行情況、以及周邊所有‘三跨’、危險點、施工類隱患等情況。”沭陽公司輸電線路運檢班班長花滿成介紹,沭陽公司還在指揮中心、辦公室、會議室等處設立了實時監控點,安排專人24小時監控,一旦發現預警信息立即安排屬地人員核實處置反饋。
“這套智能監控裝置就像遠程‘偵查兵’一樣,進行全程監控,實時預警,有效降低了輸電線路管理人員疫情期間的外出頻次。”該公司輸電運檢專職張大偉說道。
截止目前,沭陽境內屬地管理的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等輸電線路達100條,共有5520座塔基,總長度達1400公里,共已安裝332套監控裝置,有效減少因外力因素引起的電力事故。
保持通話,“不見面”助力企業復工
2月17日上午11時許,王玉華掛斷電話,順手拿起話機旁一瓶快見底的清涼油,滴入手心,熟練地在太陽穴附近輕柔以緩解一上午接打電話的疲乏。待扶正眼鏡,眼前的電話又不安分地響起。“你好,這里是宿遷供電公司.....疫情期間企業復工用電我們執行‘當日申請、當日辦結’,你們可在線提供如下材料......”客戶剛一發問,王玉華就像竹筒倒豆一般詳盡告知。
宿遷主城區有五千多家企業,目前正陸續復工復產,其中部分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更是加班加點、開足馬力。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工復產潮,作為公司安全用電檢查員的王玉華比平時更忙了,不僅要深入復工企業對用電設備進行“體檢”,協助客戶整改安全隱患,還要時刻在線通過“不見面”服務,確保企業正常生產。
(用電檢查員除了在線服務,還深入企業檢查用電安全)
“對重要客戶我們除了發送微信、短信,還會采用電話告知,向客戶介紹國網江蘇電力支持復工復產12條舉措,幫助復工企業節約用電成本。”王玉華說,“疫情期間,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也大,都不容易,作為用電檢查員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服務,盡快幫助他們復工復產。”
自2月10日宿遷地區企業復工以來,公司營銷部詳細了解復工企業動態,針對重點企業實施“跟蹤式服務”,當好“電管家”,及時與企業客戶進行聯系溝通,第一時間了解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的信息及用電需求,宣傳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的優惠措施,通過精準定位服務對象,主動指導企業辦理減容、暫停、新裝等業務,合理降低客戶的電費支出,減輕企業的運營負擔。截至目前,已為復工企業辦理變壓器暫停恢復百余戶,并根據客戶近期生產計劃及時為其變更基本電費計算規則,每天為企業節約基本電費支出約68萬元。
“按照慣例,客戶需提供紙質郵寄發票申請書,并蓋章送到營業廳我們才可以辦理郵寄。但是疫情期間,部門為減少企業人員外出感染風險,簡化流程,開通綠色通道,為江蘇益客等用電客戶將發票郵寄上門。”營業及電費室員工徐浩軒在介紹服務企業貼心舉措時說道。(文圖/王松竹 審核/黨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