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當記者走進江蘇泗陽峪口禽業,看到廠區環境優美與以往有了很大改變,且沒有雞糞臭味,有的只是工廠生產線上有節奏的機器聲和員工忙碌的身影。
“自使用這套發酵罐電能替代設備,有效處理了雞舍每天產生的近20噸畜禽糞便,不僅變廢為寶而且還帶來不菲效益?!便絷柨h盧集鎮峪口禽業廠長董玉才高興地說。
據了解,峪口禽業占地160畝,有雞舍15間。主要從事種雞養殖、蛋雞銷售等業務。過去因為養殖規模不大,使用的是傳統清糞池發酵處理,隨著規模的擴大,原有的清糞池設備已滿足不了發酵需求,環境監測不達標,環保部門下令整改,企業幾度面臨停產困境。
“今年6月,我們請來供電公司的專家上門指導,經過他們幫忙進行技術方案制定與成本效益分析,最終決定采用發酵罐電能替代技術?!睆S技術管理員夏焱介紹,該發酵罐設備具有占地少,無污染等優點,與傳統發酵池工藝不同,它可采用好氧微生物有氧發酵原理,利用微生物的活性,使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原料,處理過的熟料可以直接作為復合有機肥使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臭氣經過收集系統進入除臭裝置達標排放,不產生二次污染,徹底解決了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董玉才說,自發酵罐設備使用以來,有效解決了雞舍糞便臭味太大的問題,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周邊農戶向環保部門的投訴也少了。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廠里每天產生的水融性畜禽糞便約20噸,經過發酵罐電能替代技術設備加工后,每天可以生產熟料有機肥2.25噸,按每噸熟料420元計算,其它種雞養殖和蛋雞銷售收入除外,光這一項,每年可實現34萬元收入。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國網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宿遷電能替代技術、節能產品越來越多被企業選擇,從服務業的熱水供應到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從農產品加工電烘干拓展到畜禽養殖業發酵罐應用,電能替代推廣越走路越寬。不僅如此,該公司為助力宿遷構建碧水藍天綠色家園,還專門印發了《電能替代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泗洪食用菌全電化養殖基地、光伏領跑漁光互補電氣化養殖基地、20萬畝稻蝦蟹共作基地電氣化排灌等示范項目。截至今年8月底,已累計發掘各類電能替代項目224個,替代電量7.5億千瓦時;完成能效提升項目186個,節約電量5758萬千瓦時。因地制宜,多措并舉,該公司將通過全力推動“綠色電”有效落地,將安全、清潔、高效的綠色電能滲透到電力用戶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