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不臨江、不靠海,長期處在全省發展的“洼地”。依托大運河這條黃金水道實現連江通海,壯大發展運河經濟,是“洼地崛起”的重要路徑。
今年7月,宿遷港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復,作為全省地區性重要港口之一的宿遷港發展迎來新機遇。目前,運河宿遷港一期、二期已建設完成,未來三期工程建成后,宿遷港將成為大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第一大港。
依托宿遷港應時而生的運河宿遷港產業園,近年來,隨著一條條優質航線接連開通,吸引了一批批質態好、效益高的企業落地扎根。特別是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產業園企業的發展更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國家能源集團宿遷發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落戶運河宿遷港產業園后,有效滿足了園區及周邊企業用電、用熱需求。為使企業更好地享受稅改紅利,稅務部門為企業送上政策解讀和“一戶式”上門服務,目前該企業已享受各項稅收減免約237萬元。
同樣坐落在產業園的江蘇瑪吉克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高端激光加工系統的高新技術制造企業,產品及解決方案廣泛用于 IT 制造、新能源動力電池產線、電子電路、儀器儀表等領域。提到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公司財務總監鄭繼軍告訴記者,經初步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減稅達51萬元,“下一步,我們要加大‘招兵買馬’,用心用力把公司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宿遷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為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精準落實到位,稅務部門開展了全覆蓋與個性化相結合的政策宣傳和培訓,讓納稅人應知盡知稅改紅利;建立健全“執行-反饋-完善”的政策落實閉環管理機制,快速及時解決政策落實中的難點問題;結合企業特點,對不同類型企業逐一進行減稅降費專題輔導。
減稅降費釋放了企業活力,助力了園區發展。當前,已有大亞圣象、恒通科技、冠牛木業等20余個大項目落戶運河宿遷港產業園,固定資產投資超110億元。據悉,宿遷港二類水路口岸也在積極創建之中,大運河畔一個新興經濟增長極正加速發展。
位于產業園的五得利集團宿遷面粉有限公司,是宿遷地區規模最大的面粉廠。作為一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該企業正打算投資200萬元,新上一套貼標機器人,以提高生產效率。
國家稅務總局宿遷市宿城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義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表率帶頭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實做細做足工作,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為企業減負,為宿遷港發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