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發展階段,宿遷市財政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財政資源統籌,綜合運用財政專項資金、風險補償資金池、政府投資基金等政策工具,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支持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多措并舉增強發展新動能,培育發展新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支持科技創新。2020年全市安排科技創新資金15.82億元,增幅6.6%。實施創新券政策,兌現創新券資金1780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近1.8億元。落實產業扶持政策。聚焦千百億級產業培育和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兌現2020年各類項目獎補資金2.5億元,比上年增長52.4%,支持產業培育和“521”工程項目881個。支持穩外貿外資促消費。2020年向上爭取省級商務專項資金3600萬元、市級財政安排商務類專項資金4000萬元,統籌支持政府消費紅包發放、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對外經濟合作、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等。
運用市場化手段,引導金融資源服務實體企業。改革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進財政資金“撥改貸”、“撥改投”。運作財政風險補償資金池,采取政銀分擔機制引導合作銀行加大企業融資支持。目前共有“市企貸”、“蘇科貸”等9個資金池,總規模達7.24億元,累計發放貸款約210億元,支持企業1.3萬余家次。運作產業發展基金,采取直接投資和設立子基金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我市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產業基金完成直接投資項目12個、投資額6.2億元。設立5支子基金、總規模34億元。其中,鄉村振興子基金規模10億元,首個項目健安物流于2020年末投資落地,投資額2500萬元。
規范運作PPP模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項目管理,創新構建PPP項目“4+1”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咨詢、造價、財務、法律”+“專家評審”)。持續開展PPP項目財政監督防范風險,監督覆蓋率達到100%。我市環衛保潔、餐廚垃圾處理、教育信息化、西南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等一批民生項目相繼落地實施。目前,市區在庫PPP項目24個,投資額253.89億元,項目落地率91.67%,涉及環境保護、市政工程、旅游開發等領域。我市PPP工作繼2017年獲得省政府落實有關重大政策真抓實干成效顯著地區表彰后,2020年度又入圍省政府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薦地區公示名單。
剛性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頂格享受政策紅利。健全工作機制。成立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聯動推進各項工作,及時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遇到的問題。實施監測評估。選取20家規上企業、5家小規模企業作為監測評估對象,對其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社保費等稅費負擔進行跟蹤監測評估,確保企業充分享受優惠政策。強化宣傳培訓。充分運用新媒體開展政策宣傳。舉辦企業減稅降費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教授為我市企業“量身定制”減稅降費最佳方案。2020年全市新增減稅降費47.66億,其中稅收18.57億元,社保27.57億元,非稅1.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