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財政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圍繞農民住房改善、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助力宿遷市“三農”發展邁大步。
加大財政投入,構建多元投入機制。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構建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2018年全市財政用于“三農”支出70.67億元,較上年增加5.01億元,增長7.6%;在宿遷市設立全省首家農信擔分公司,累計為275戶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業信貸擔保2.88億元,有效緩解農業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運用PPP模式推動“三農”發展,全市“三農”領域PPP入庫項目22個,總投資186.72億元,有力撬動了社會資本對“三農”領域的投資力度。
優化支出結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財政投入“三農”機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2018年以來,宿遷市財政投入17.5億元支持15.4萬戶農民新建農房,有效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投入3.82億元支持村莊垃圾轉運、農村河道疏浚、畜禽養殖及面源污染治理、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等,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投入4.3億元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長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資金統籌,強化支農長效管理。加大涉農資金整合,改變涉農資金多頭管理、使用分散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改革涉農資金分配方式,實行按經濟指標、產業布局等因素分配法;全面推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將涉農資金項目審批、驗收等下放縣區,擴大縣區資金使用自主權,構建財政支農長效管理機制。
總共: 1頁
作者: